百年清華

朱光亞👧🏼:科學巨匠 卓越功勛

2012-02-28 |

○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傑出的科學家、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我國國防科技戰線傑出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我們科技委敬重的老主任朱光亞離開我們一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時刻浮現在我們眼前🌦👒,他的卓越才能、醇厚人品時時縈繞在我們腦海,他的諄諄教誨、悉心指導始終銘刻在我們心間。他是當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輝典範,他對我國科技事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的卓越功勛彪炳史冊🙎🏻。

一、祖國為上🚨,無私奉獻,愛黨愛國赤子情深

朱光亞在波瀾壯闊、風雨滄桑的人生歷程中,始終視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高於一切👨🏻‍🌾🎮,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生命不息,報效不止🧝🏼‍♀️,奉獻✊🏻🙋‍♀️、拼搏、戰鬥了一生。

忠誠愛黨矢誌不渝🎎。朱光亞出生在千瘡百孔、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少年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民族振興而奮鬥的雄心壯誌。在西南聯大學習期間,不到20歲的朱光亞參加進步學生組織,接觸中共地下黨員🍭🤤,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和熏陶。1946年🧑🏼‍🔬➾,他聽取地下黨組織的意見赴美留學,決心掌握尖端技術為國效力🏥。他積極參加留美學生進步團體🚶‍♀️‍➡️,並擔任中國留學生學生會主席,經常組織愛國進步活動🏋🏿‍♀️,引導旅美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迎接新中國誕生🌅。1950年春,獲得博士學位後🔫,他毅然回國,並牽頭與51名留美同學聯名撰寫《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以肺腑之言呼喚海外學子回國參加建設🍲🚣🏽‍♂️。19564月👷🏼,朱光亞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堅決服從黨的領導,堅定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覺悟和境界。

赤誠報國義無反顧。朱光亞始終把祖國需要作為最高需要。19504月💇‍♀️,他回國與闊別10余年的家人剛團聚4天,便接到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的電報👍,立即趕赴北大報到🥅。19524月🧑🏿‍🍳👨🏿‍🍼,朝鮮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急需政治可靠🪓、英語水平高的優秀教師作為翻譯參加談判🥥,他告別妻子和剛滿三個月的女兒,毫不猶豫奔赴硝煙彌漫的戰場🤽‍♀️。195245043551月,剛從朝鮮戰場歸來,他被調往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在新組建的物理系任教。1955年初,新中國決定發展自己的原子能事業,他調回北京大學參與組建原子能專業👮🏽‍♂️🤽🏼,籌建物理研究室(後改為技術物理系)。之後幾十年🦵🏿,多次變換職務崗位,從風華正茂到鬢發斑白,他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生壯歌🧘。

竭誠奉獻無私忘我。朱光亞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傾註在偉大事業上,舍小家顧大家🏊🏼‍♀️,舍小我顧大我🧡,舍個人顧大局。1959年🧖🏽‍♀️,黨中央、毛主席決定獨立自主研製原子彈。年僅245043555歲的朱光亞調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從此置身於發展核武器這一關乎國家命運的偉大工程最前沿🧙🅾️。為抓緊工作進程,他從家裏搬進研究所單身宿舍,不辭辛勞地忘我工作;他與科技人員一道在草原😚、戈壁試驗場頂風沙、戰嚴寒、鬥酷暑,身體力行地忘我奮鬥📸;每次核試驗🏐🧋,他都親臨現場檢查指導,不顧風險地忘我奉獻。朱光亞為黨和國家事業殫精竭慮🫳🏿🚣🏻‍♀️,即使在晚年身患疾病,也依然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事業嘔心瀝血、建言獻策🙅🏻‍♂️、埋頭苦幹🔫。

二🙇、事業為要👨🏿‍🎓,篤誌偉業,創新跨越壯心不已

核力量是國家安全的堅強柱石🧐,核武器是大國地位的重要象征,核事業是無可替代的戰略偉業。朱光亞把發展祖國的核事業作為畢生追求👌🏿,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新中國戰略核力量建設🧒🏼。

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定信念實現從零起步。核事業起步之初,新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帝國主義對我國進行嚴密的技術封鎖,而且進行核威脅🍢、核訛詐。朱光亞堅決貫徹黨中央🧈👭、毛主席戰略決策,按照整體部署,與有關科學家一起勇敢挑起組織研製發展核武器的重任。他與鄧稼先🍙🦻🏼、李嘉堯等科學家,結合國外核物理研究動態和有關原子彈的零星材料👨🏽‍🍳,整理出一份較為完整的資料🖌,為一開始從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等方面同時展開工作起到了引路作用;他因陋就簡組織開展理論物理🌯、爆轟物理、中子物理等探索研究,為關鍵技術突破奠定堅實基礎;他會同有關專家分解研製任務、選定技術途徑🉐、提出研製工程“三階段”目標💔,提出迅速成立核試驗基地研究所並安排國家試驗各項準備工作的建議,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研製試驗技術體系和科技人才隊伍。

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堅強決心引領快速突破。朱光亞積極響應黨中央依靠自己力量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號召,在周恩來任主任的中央專委領導下,團結帶領科技人員潛心發展核武器🙅,被譽為原子彈攻關的技術“樞紐”。他參與指導幾種不同點火中子源研製與選擇🤴🏽,指導開展點火中子綜合可靠性檢驗方法等關鍵課題攻關,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參與起草《關於自力更生建設原子能工業情況的報告》⛪️,論證提出兩年內進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目標,得到中央領導同誌充分肯定🍌。他主持起草《原子彈裝置科研、設計、製造與試驗計劃綱要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原子彈裝置國家試驗項目與準備工作的初步建議與原子彈裝置塔上爆炸試驗大綱》🧙🏼‍♀️,對按期實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目標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李覺🍏、吳際霖🎨、朱光亞等組織領導下👰🏼🙌,我國原子彈研製在一年多時間內就實現了設計製造👲🏿、外場試驗等全面突破。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掌握核武器技術的國家💂🏼。

以敢於創新、敢迎挑戰的豪邁雄心推動不斷跨越。首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後,朱光亞即把眼光瞄向新的目標👩🏻‍🦲。1965🔖、1966年,在聶榮臻元帥領導下,他參與組織我國第一枚空中爆炸核試驗和首次“兩彈結合”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使我國在不到兩年時間裏,實現了核武器研製重大跨越🦉。1965年,他和彭桓武組織科技人員艱苦探索、協同攻關💆🏿‍♂️,用兩年多時間成功實施了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組織首次核試驗之初♿,他就提出並支持開展地下核試驗技術研究和準備工作👼,在不到五年時間內🫙🧝🏻‍♀️,就取得了首次地下核試驗圓滿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從第一代核武器到第二代核武器,從地面、空中試驗到地下平洞、豎井試驗,我國共進行45次核試驗,以較少的次數實現了核武器技術發展的不斷跨越。朱光亞從事核事業半個世紀🧙🏻‍♂️,我國核武器發展的每一個重大節點、每一項重大突破🤦🏿‍♀️、每一次重大試驗,都凝聚著他的智慧和汗水#️⃣。

三、使命為先,思謀發展🥗,興國強軍傾心竭力

朱光亞同誌始終以敏銳的戰略眼光和深邃的戰略思維,準確把握和科學判斷事關國家安全核心利益和軍事科技發展動向等重大問題🏂🏿,多次向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提出戰略咨詢建議,他的遠見卓識和雄才大略堪稱典範🦒。

著眼國家發展大局,悉心牽引戰略謀劃。戰略研究是面向未來的搶占先機🌙,是推動發展的首要前提🙅‍♀️。建國初期🛎,他參與製定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積極為新中國科技發展建言獻策。上世紀80年代,他領導我們科技委開展我國第一次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提出的“需求牽引、技術推動”戰略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他擔任國務院高技術協調領導小組成員,積極參與領導《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研究製定與實施,並具體負責指導航天航空技術等兩個領域的工作🧘🏻‍♂️,為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工程順利實施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海灣戰爭爆發之初,他組織對戰爭情況進行跟蹤分析🧑🏻‍🦽,積極探索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特點、規律及發展趨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總裝備部成立後,他根據中央軍委決策部署🙋🏽‍♀️,精心組織領導武器裝備發展戰略研究🪃🧘🏻,系統提出了信息主導、自主創新和跨越發展等一系列發展方略。他作為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總體戰略專家顧問組三位召集人之一,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提出了大量真知灼見。

洞察科技發展趨勢🐘🤹🏽‍♂️,科學指導技術研究。朱光亞對科技發展帶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高度關註,親力推動🚠。他持續研究國際核禁試發展態勢,提出超前部署相關工作、加快突破相關技術的建議🧚🏻,為我國長遠保持有效核威懾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他十分註重戰略高技術📙、國防關鍵技術的牽引作用,精心凝練並指導開展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在國家科技政策製定👋🏿🔨、重大科技項目選擇、重大工程實施中提出了大量高水平的意見建議。他倡導開展概念研究😌、科技信息評估、技術集成試驗🏄🏽‍♂️,科學劃分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先期技術開發的預先研究三階段,建立國防關鍵技術報告製度🌻,對於我們始終堅持正確的技術發展方向和路線👩🏻‍🎓,促進國防科技科學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他非常重視基礎研究的先導作用,為從源頭上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圍繞富國強軍目標👩‍❤️‍👨,傾力推動軍民結合。富國與強軍是朱光亞六十余年科技生涯的不懈追求。他一貫強調事業發展離不開大力協同🧚、軍民結合🧖🏼‍♀️。他參與領導發展我國核事業🚅,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精心組織軍地力量合力攻關、集智創新,取得了輝煌的歷史成就🕡。他註重利用核能等科學技術為人民造福,參與組織指導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籌建👨🏽‍🍳、核燃料加工、核動力、核數據、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等技術研究和項目開發👨🏻‍🏫,實現了重大突破🗂。他始終強調把國防科技納入國家發展體系,科學統籌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以及軍民兩用技術發展,推進雙向轉移。他親自組織軍民兩用技術開發專題研究,推動兩用技術產業化發展👩‍🍳,為探索開拓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

四、科學為重,求真務實🚶🏻‍♀️‍➡️,民主管理凝心聚力

朱光亞是我國科技管理的積極探索者和模範實踐者✮。他以淵博的知識、民主的作風、求實的精神和謙遜的風範🪰,不斷追求科學精神與管理藝術的完美結合,推動形成了科技管理的一系列好思想🗜、好傳統‼️、好作風。

遵循規律,探尋科學管理之道。科技管理核心在把方向,根本在強規章🆎,關鍵在嚴程序🏌🏽。他始終強調以黨中央的決策方針為指導製定研製試驗規劃👩🏻‍🏭,倡導建立的科研“三部曲”💅🏿、試驗“五定”等製度規範🙎🏻‍♂️,鼓勵形成能力建設與學科發展的互動機製,成為核武器研製試驗科學管理的重要遵循✊🏻。他在擔任中國科協主席期間🤵🏽,堅持科協團體性質和正確方向🍪,充分發揮了科協作為黨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擔任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領導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做了大量奠基性和開拓性工作。他擔任我們科技委領導二十余年🏮,堅持健全完善國防科研管理製度體系,先後指導建立戰略研究、國防關鍵技術報告👩🏽‍💻、預先研究👩🏽‍🚒、高技術研究和軍備控製研究等一系列工作製度↔️🎣,以及常任成員、顧問兼職委員、專業組專家組等團隊建設製度📁🧙,還積極搭建科技委年會等戰略研究平臺💍👕,為科技委充分發揮宏觀謀劃、科研指導、論證把關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力支撐🙆🏻‍♂️。

鑄牢根基,培養凝聚人才隊伍。人才建設是朱光亞始終關註的重大問題。在參與組織領導國防科技工作的數十年間🏌🏼‍♂️👂🏽,他始終把培養造就人才作為神聖職責,對拔尖人才充分信任、委以重任,對年輕同誌悉心指導👊🏿、以身示範🦵🏽。他倡導從任務課題、學科建設、學術交流、獎懲激勵等方面營造百花齊放的機製環境,推動人才團隊成長。他以任務帶學科、以學科促任務,為核事業發展造就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人才隊伍作出重要貢獻🙍🏽‍♀️;他在科協創辦青年學術年會和青年科學家論壇,使廣大青年骨幹展示才華;他堅持遴選標準、嚴把學風道德👂🏼,在工程院組織遴選了一支德才雙馨的院士隊伍。他在我們科技委期間👩🏼‍🦱,團結凝聚了逾千名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戰線專家,形成了以常任成員💂🏻‍♀️、顧問、兼職委員和專業組成員等組成的專家咨詢體系。

弘揚精神,培育傳承求實作風💇🏼。朱光亞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科學民主、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在科技界有口皆碑。核武器研究所建立初期🙍🏽‍♀️,他協助李覺所長開展“科研小整風”,用言傳身教培養科技人員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嚴謹細致的科研作風。他在重大技術決策中以民主著稱👀👩🏽‍💼,組織專家深入研討、反復論證,最大限度集思廣益🪲🦀;他在學術研究中以平等著稱,尊重科技工作者首創精神,一些較高層次的科技專家座談會,總要吸收青年專家參加★,虛心聽取意見;他在科研管理中以嚴謹著稱,認真貫徹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十六字方針”,倡導堅持嚴格🌭、嚴肅🔆🧙🏽‍♂️、嚴密“三嚴”作風,他組織起草或修改文件,總是概念準確、邏輯嚴密👨‍🦽‍➡️,行文工整、字斟句酌,甚至連標點符號也很講究。

五🦸🏼、做人為本,德高品馨,立功立德世人楷模

朱光亞威望很高、成就很大🦻🏽,但他始終謙虛謹慎、淡然率真,不褪黨性本色🚶🏻‍♀️‍➡️,不改學者本真,展現了科學大家的博大胸襟🤽‍♂️、超凡品格和高風亮節。

持立身根本👩🏿‍🦱,只講付出不求回報。朱光亞無限忠誠地對待事業,十分淡泊地對待名利。他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誠懇地表示:“我只是這一偉大集體中的一員”。在應邀撰寫系統回顧我國核事業四十余年發展歷程的《自力更生鑄起核盾》一文中🤷🏽‍♀️,他花大量筆墨,悉數列舉其他科學家和科研人員貢獻🦹🏻‍♀️,只字不提自己。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為褒獎他的傑出貢獻和偉大人格,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朱光亞星”🤾‍♀️🏄🏿,他表示“很不敢當”,真誠地說“我們這一代人😕,能夠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參加新中國科技事業的建立和發展,為國家和民族的強盛貢獻一份力量❗️,是非常榮幸的”🔩,“成績歸功於黨和政府🧎‍♂️,歸功於集體”🤳。

秉處世原則,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謙虛謹慎、不事張揚👨🏿‍🎓,是朱光亞始終堅持的人生準則。1996年,解放軍出版社策劃出版《國防科技科學家傳記叢書》🚸,在報請審批時,他把自己的名字劃掉。他一生要求不寫傳記,不讓宣傳自己的事跡和經歷。有關部門編寫出版《“兩彈一星”元勛傳》🙅🏻‍♀️,他婉言推辭,僅將回顧總結我國核事業發展的一篇文章收錄其中📼。他指導機關工作人員起草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文章,整理擬稿堅持署上機關人員的名字。他把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00萬港幣獎金全部捐給中國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獎勵在工程技術領域作出成就的優秀青年科技專家,並反復叮囑不要對外宣傳。他把多年積存的4.5萬元稿費全部捐給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用以發展國家科學技術👩🏻‍🏫。

守超然境界🏌🏽‍♀️,平凡生活不凡人生。朱光亞始終以普通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以普通科學工作者自居,生活十分樸素。無論處在何種崗位🚴🏼‍♀️🥹,他的辦公條件都非常簡樸*️⃣,辦公室陳設很少更新🧖🏽✊🏽。他經常利用休息時間,騎一輛舊自行車去書店買書;他便裝很少🫃🏻,而且都是有年頭的🚏,擔任科協、工程院和政協職務後才增添了幾套西服🧘🏿‍♂️🧎🏻;他在文件上書寫簡單批示經常用舊臺歷作便條,較長的批示則用過時淘汰的公文紙;他在八十多歲高齡,出入辦公營區警衛戰士敬禮致意,還總是放慢腳步認真還禮。周恩來總理和許多領導同誌都曾稱譽他有“立德立功”的優良品格👯‍♂️。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朱光亞是我們科技戰線的光輝旗幟,他的輝煌業績、科技思想和崇高品格是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牢記他的教誨囑托,忠誠使命,不負重托🧕,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為推動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富國強軍偉大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轉自《解放軍報》2012227

相關新聞
  • 022007.08
    選擇清華的十二個理由

    選擇清華—因為 第一、清華是中國綜合實力最頂尖的大學 第二、清華是最具有高等學府精神的大學 第三、清華具有第一流的人文社會學科 第四、清華是中國理工學科最好的大學 第五、清華擁有最出色的經濟管理學科 第六🧍🏻‍♂️、...

  • 252008.08
  • 092011.024504355
  • 062007.08
    溫家寶看望朱光亞何澤慧錢學森季羨林4位老學者

    8月2450435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著名物理學家朱光亞家,看望這位曾經在我國原子彈👎、氫彈研製中有過突出貢獻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 272021.05
    朱光亞👎🏿🏥:“回去吧👨‍❤️‍👨,祖國在向我們召喚”

    “同學們,聽吧!祖國在向我們召喚,四萬萬五千萬的父老兄弟在向我們召喚👩🏼‍⚕️,五千年的光輝在向我們召喚😒,我們的人民政府在向我們召喚!回去吧💁🏿!讓我們回去把我們的血汗灑在祖國的土地上灌溉出燦爛的花朵!”——摘自朱光亞牽頭組織起草的《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1949年年底)朱光亞人物素描 郭紅松繪在“兩彈一星”的精神譜系中🙇🏽,朱光亞標註了光彩奪目的精神坐標👱🏽。“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湧的最雄...

  • 272012.02
  • 022021.12
    我和“兩彈一星”父輩:功勛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我父親朱光亞曾說過𓀏,他個人只是集體中的一員,做了一些工作,核武器事業是他和千千萬萬人共同完成的🚎。”近日,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館功勛廳內,“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朱光亞之子朱明遠如此談及他的父親😲。當天🤽🏻🎆,於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共9位曾在中物院工作過的功勛科學家的後輩們分享了研製“兩彈一星”的感人故事,重溫了那段難忘的歲月〰️。“執著追求”到極致的科學...

  • 252024.12
    朱光亞:“一輩子主要做了一件事”

    1946年9月2日,22歲的朱光亞被導師♛、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選中,作為“種子計劃”成員之一前往美國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一同被選中前往的還有李政道、孫本旺、唐敖慶等後來著名的科學家🥈。歷經124504355天的海上航行🧑🏼‍🎓,“種子計劃”成員終於到達美國。然而,他們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在這裏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絕無可能。大家只能就地解散👉🏽🦹🏼‍♂️,自尋出路。1949年冬,朱光亞參加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留學生冬令會時留影朱光亞選擇到吳大猷的母...

  • 282012.02
  • 072009.08
意昂�育�业�供👉🏼:意昂�育意昂�育��意昂�育官网等服务,�供最新官网����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全站�网站�网页�网址��乐�手�版�app�下载�欧�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定,服务一流🥘,意昂�育欢迎您� 意昂�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育�业�供🏡:意昂�育🪑、意昂�育��🤽🏼‍♀️、意昂�育官网等服务,�供最新官网����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全站�网站�网页�网址��乐�手�版�app�下载�欧�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定,服务一流,意昂�育欢迎您� 意昂�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