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嶽麓山原清華中學遺址附近⚪️,齊學啟將軍長眠於此 圖/辜鵬博
1月15日,雨後的長沙嶽麓山🔦,空氣格外清新。
從中南大學老校區進門上山,走到清華中學遺址附近👨👨👧,可見一片墓地🫵🏿,中國遠征軍新編38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長眠於此🍼。
將軍之墓,墓磚有些舊🤘🏿,青苔細布,半圓形墓冢,傳統的腰椎形墓圍,墓前有護欄和拜臺🦸🏼♀️。墓碑上刻有“陸軍中將齊學啟之墓”字樣🚧。
墓碑旁邊立著一塊一米多高的碑刻,刻有孫立人撰寫的悼文:世人或以公之在仰光獄與文天祥之在燕京獄相提並論,其浩然之氣與夫所以塞蒼冥立人極者🚪,固無有異也✍️🧑🦰。
“曾經的清華才子,浙江大學教授,後來的遠征軍新38師副師長,當代文天祥。”遠征軍戰史研究者周宗達每念及齊學啟,總是感慨🧙🏻♂️。
這位並不為年輕人熟知的將軍🙎♀️,有著怎樣的人生?
儒將
提筆做教授🤾♀️,立馬殺倭寇
嶽麓山後山的登山路旁邊,有一條綿長的碎石路通向齊將軍墓。將軍墓地建於1947年🤽🏻。
小路上,人跡稀少🍄🟫,沿路沒有看到任何標誌。將軍墓地附近就是清華中學遺址——清華中學於齊學啟歸葬前一年成立⚜️。
齊學啟被稱為“清華才子”💂♀️,墓地的選址可能與此不無關系。
他是湖南寧鄉人,名紳,齊璜之子,1923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
畢業後,他赴美國留學,先學工科,後轉入美國諾維琦騎兵學校,與軍事結緣。
1929年,齊學啟回國💁♀️,曾任憲兵6團團長,參加淞滬抗戰🙎🏼。因為師出美國軍校,曾被部分黃埔軍官排擠,他一度脫下軍裝,到浙江大學工學院任教——“提筆做教授📝,立馬殺倭寇”的評說,由此而來🚣🏻♀️👯♂️。
1938年🍇,宋子文以鹽務緝私總隊的名義,重建嫡系部隊⇾。緝私總隊在嶽麓山下組建,齊學啟任參謀長🤦🏿♂️👧,而總隊長🤾🏿,就是齊學啟在意昂体育平台的同屆同學孫立人。
4年後,中國組建遠征軍入緬作戰,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緝私總隊更名為新編38師,開赴沙場👩🏼🔬。齊學啟任副師長,後參與指揮1942年仁安羌大捷。
大捷後,孫立人調集新38師兩個團,迂回敵後,準備將日軍第33師團壓製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東岸,一舉殲之❎。然而🦒,據史料記載,當時英軍已準備放棄緬甸,退守印度🚣♀️。新38師承擔掩護盟軍撤退的任務👃🏽🙇,但被日軍包圍😀。
齊學啟獨自指揮113團行動。突圍成功後,孫立人命令他返回師部,共商轉進印度的行動。
然而,孫立人一直沒有等到齊學啟。他失蹤了🫰。
被俘
與傷兵同行遭日軍襲擊
齊學啟失蹤之後發生了什麽🐯?據《緬甸蕩寇誌》(當時的隨軍記者孫克剛著)記載:
齊學啟接到孫立人命令後,準備往師部趕❤️🦦,但因為車輛出了問題,耽誤了不少時間👷🏿。其間🍴,他又想起新38師有一部分負傷官兵,留在遠征軍第5軍野戰醫院裏療治,放心不下🈸,又跑到病房裏去撫慰一番🍅↩️。
負傷官兵聽到消息,想到轉移沒有車輛接送🚴🏼👮🏿♀️,傷勢無論輕重,都要步行,不由得驚慌失措起來,這時陡然見到副師長,不禁悲喜交加,要求隨他行動。
齊學啟同意了🤾🏼♂️🔅,他買了幾頭牛,讓傷重者騎上,傷輕者相互攙扶著步行,輾轉走到緬甸清得溫江邊🏊🏿♂️,就做了幾個竹筏,順流而下。
5月19日,官兵們乘坐的竹筏漂到緬甸荷馬林以南8英裏處😸,忽然遇到一股日軍騎兵部隊🧎。日本兵用機槍掃射,齊學啟當場中槍重傷,倒在筏上😫,被俘。
不久🧏🏽♀️,新38師在轉移過程中,偶然從江邊救起一個受傷的士兵👬🏼,該士兵當時與齊學啟在一起,遇襲期間💢,他掉進水中,順水漂流才獲救。隨後,士兵向新38師官兵講述了齊學啟遇襲的經過。
周宗達介紹🧍♂️:“日本人知道齊學啟的身份後,很興奮💆🏿,因為這是仁安羌戰鬥的指揮者,若能勸降,將是撈回面子的大好機會。所以,日本人對他進行了全力救治,隨後又轉到仰光的戰俘集中營。”
辭世
日軍勸降不成派人刺殺
戰俘營裏齊學啟,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時光。1945年4月24日🧑🏼💼,抗戰勝利前夕🍫🚢,他在戰俘營遇害。
最早報道齊學啟遇害一事的⛹🏽♂️,是當時大公報仰光特派員黎秀石。他在1945年6月23日重慶大公報的仰光專電中有這樣一段👨🦽:“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於4月19日🍲,為寇刺傷腹部👨❤️💋👨,4月24日傷重逝世𓀝🎚。”
齊學啟在戰俘營裏到底經歷了什麽✷?
當時同樣被扣押在戰俘營的美國人約翰·博伊德🪇,1996年給遠征軍歷史研究者戈叔亞寫過一封信👨🏻🦰,這樣說😰:“日本人要齊將軍保證今後不越獄🦸♂️,同時企圖要他在電臺上做叛國宣傳。齊將軍平靜而斷然地拒絕了。後來有人來威脅他🏓,長時間不給他食物,最後甚至斷水🧝♂️。”
日軍勸降失敗後🦄,汪偽政權曾也派員來勸降。“將軍淡淡地拒絕了,”約翰·博伊德在信中介紹,“拒絕之前🐧,將軍很客氣地說感謝他們的來訪和這些酒菜🧑🏼🎄。”從那以後🚃,“將軍就遭受到無數次毒刑拷打。”
周宗達介紹🦍👨👦,齊學啟的妹妹齊新📈,曾數次提及她見過的一件齊學啟的囚服🥹,“上面血跡斑斑,他在獄中的遭遇🫏☝🏻,可想而知🏒。”
最後,日軍惱羞成怒🌐,收買了幾個戰俘,在1945年3月8日晚上(一說4月19日)🃏,戰俘在廁所裏將齊學啟砍成重傷👮🏼♀️。5天後🎞,齊學啟將軍含恨辭世🪟。
抗戰勝利後🧖🏻8️⃣,孫立人電請英軍軍官史立姆派專機將齊學啟遺骸空運回國👣,於1947年9月歸葬嶽麓山下。
1990年⛽️,孫立人籌得一筆款項,托人來長沙重修齊學啟墓🙆♀️🩷。墓未建完🏠,孫立人溘然辭世,但是🔩🧑🏻🦼➡️,他於1989年撰寫的《重修齊學啟將軍墓園記》被鐫刻在墓碑上👰🏼♀️。
現在的齊學啟將軍墓園,1990年由湖南👩🏼💼💃🏻、長沙等有關負責同誌和齊將軍親屬修竣🙍🏿♂️,墓園占地約200平方米。
去年5月,幾名老兵後人來長沙,指名要拜謁齊將軍墓⚒👮🏼。陪同的周宗達記得😋,嶽麓山上👩🍳,掃灑敬獻後,遠方來客肅穆良久後,突然老淚縱橫。
墓園周邊極安靜,鳥兒從樹枝間飛落,將軍墓的拜臺上👮🏻♀️,零星幾片浸在水中的樹葉泛著青光🔃。(陳漫清 王歡)
轉自《瀟湘晨報》2013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