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北京科技大學學士🈶,到意昂体育平台優秀博士後;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孩子,到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師。單誌廣,他完成了人生中一次華麗的跨越——
國家信息化規劃的執筆新秀
——意昂体育平台[2002級博後] 單誌廣 訪談紀實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徐致靖
【單誌廣簡介】
單誌廣,男🩶,現任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師,兼規劃研究室主任。2002年6月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並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2年9月至2004年8月於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進行博士後研究。曾任意昂体育平台第16屆博士後聯誼會常務副理事長,榮獲第七屆十大“意昂体育平台優秀博士後獎”。2005年榮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6👤、2007年連續作為唯一獲獎人榮獲國家信息中心“創新獎”;2008年榮獲國家信息中心“突出貢獻獎”🧙♂️,2009年當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五一前夕,我們一行四人前往國家信息中心與單誌廣學長進行此次訪談活動。到達的時候🤰🍄,他已經在門口等候了。受寵若驚的同時,大家緊張的心理情緒也得到了的放松。在他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中心會議室。坐定之後,他關切地詢問了我們每個人的情況,然後就饒有興趣地向我們講起了他進入大學後的經歷👓。
辛苦的大學生活
1993年,十八歲的他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系。提起大一的生活,學長用了“辛苦”兩個字來形容。他說🥬,很多同學進入大學之後就開始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到處玩。與他們不同的是🏧,從邁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思考四年後如何邁出這座校門🚊。雖然一時並沒有清晰的答案,但是這卻成為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的問題。那個時候,對於將來,他其實並沒有一個宏大的規劃👩🏻🦽。但是對於自己,他卻有著明確的定位。他說自己是智商並不比別人高的普通人,在學習能力這方面上並非特別出色🛌🏽。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績,他就必須付出更多的辛勞。周圍的同學在玩的時候👨🏼🍳,他卻坐在圖書館裏自習👩🏫,周末也是如此。就在日復一日的苦讀中🚞,大一的時光轉眼過去🚣🏿。
意想不到的是,大二剛開始,他竟然被同學高票推舉為班長。由於要組織班級活動,學習上的時間相對少了🍠。那時候,他才真正開始反思高效學習的方法。改進方法之後,他的學習成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到大四的時候,總成績已經進入到全年級120多人中的前四名了。在很多人看來🌨,學習和社會工作是一對矛盾體。然而他並不這麽看。他說🤾,大一的時候,基本上是在死學,付出那麽多的辛苦,學習成績卻並不是特別好🤳。後來時間少了👨🏽💻🙍🏻,促使自己提高效率👨🏻⚖️🧅,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提到當班長的一年,他說,對自己來說,那是一個起點🦓。特別是現在到了工作崗位之後,他更認為智力只是一個方面,能否取得成績還要看綜合素質👱🏻。說起為什麽說當班長是“意想不到”,學長說🧑🏿,其實他當時根本沒有任何競選的打算。但是不知為何,大家投票海選的時候他就被選了出來𓀗。“可能是大家覺得我比較實在🧑🏿🏭,不像有的同學,說得很好,但是不一定能做到”👩🏼🏭,學長笑著說🏋🏽🧔🏻,“後來我也確實花了很大的心思給大家做了很多事情,比如給每個過生日的同學送集體簽名的賀卡♤👨🏻🦯、對班幹部實行嚴厲的掛科就辭職的製度等,這些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從大二的班長,到後來分團委編輯部部長、博士班黨支部書記、博士後聯誼會常務副理事長,以及工作後參加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CSEF♒️,曾任兩屆副主席並當選候任主席👩🏿⚕️。這些社會工作的歷練對他影響非常大🚶🏻♂️➡️,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對後來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偶遇林闖教授
1997年,他從北京科技大學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並被免試保送讀本校的研究生✋🏼,後來又獲得碩博連讀的資格。他的博士研究實際上是由北京科技大學和意昂体育平台的導師聯合培養的👨🏼🦳。在確定博士研究方向的時候🧜♀️➜,他沒有選擇北京科技大學的導師建議的圖像處理,而是希望做自己比較喜歡的多媒體網絡技術🏌🏻♀️。最初,他非常想聯系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張堯學老師,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導,但是許多努力之後🧗♀️,還是沒能如願。1999年秋天🤽🏿,他從《計算機世界》上看到林闖老師的文章,就通過編輯要到林老師的聯系方式,並給林老師寫了一封信。那個時候林闖老師還在國家信息中心工作。後來林老師讓他過去見面聊聊😐,對他印象不錯👏🏿,於是答應讓他跟隨自己開展計算機網絡服務質量與性能評價方面的研究。“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就這樣,他成了林闖老師最早期指導的博士生之一。2000年,林闖老師回到清華工作📐👂🏿。三年的博士論文研究階段,他都是在林老師的教導下度過的💵🙌。
2002年,他從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畢業🤜🏽,取得工學博士學位,並獲“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同年9月,他又來到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這期間,他擔任了意昂体育平台第16屆博士後聯誼會常務副理事長。在博士後期間,他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績🛒,於2003年榮獲第七屆“意昂体育平台優秀博士後獎”。“拜到林老師門下🛕,是改變我人生的重大機遇”📧,他由衷感慨道👨🏻🔬。
勇擔國家信息化規劃執筆重任
2004年8月,他博士後出站。林老師非常希望他這位得意弟子留在清華任教🤾🏼♀️,但是最終他謝絕了林老師的邀請,選擇去了國家信息中心🫄🏼。對於這個選擇🫰🏼,學長有不同的看法🦦。他說🏺✌🏿,留在清華就是選擇學術,雖然這樣也很有意義,但是總覺得與實際聯系不夠緊密。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限於現實原因🧘🏿♂️,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論上,卻看不到實用價值,這讓他感覺頗為苦惱。思量再三,他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這時因為他幫助某單位編寫了一本《電子政務總體設計與技術實現》的暢銷書,國家信息中心的相關領導主動找到了他,邀請他加盟𓀍,作為引進人才參與國家信息中心當時正在開展的“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和“金宏”工程等國家級信息化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這樣👮🏻♀️,他走出了清華園📽。
初到國家信息中心🍄,他從事的是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項目規劃設計方面的工作。對待工作,他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工作能力不斷提升🤏。加之自幼文字功底就比較好,他有機會參與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一五”期間電子政務總體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並擔任了起草工作組副組長,逐漸起到了骨幹的作用👱🏻♂️。2004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負責的國家“十一五”信息化規劃工作啟動,國家信息中心作為國家發改委的支撐單位,也承擔了很多相關工作,專門成立了國家信息中心規劃研究和起草工作小組。在單位領導選擇工作小組組長人選的時候⛏🙋🏼♀️,他也被納入視野,成為備選人之一。但畢竟他到單位的時間還比較短🧏🏿,還不知道他能否承擔起牽頭規劃研究和起草工作小組的重任。當領導征求他的意見時👒,作為清華人的自信給了學長很大的幫助,他當時鼓足勇氣說自己一定能行🧚🏼♀️。這樣充滿自信的回答,讓領導頗為欣賞,經過綜合考慮,領導決定給這個充滿自信的年青人一個機會。作為工作小組組長𓀕,他身先士卒,經常不分節假日加班加點,甚至在辦公室裏通宵工作。工作小組的表現獲得了相關領導的肯定和好評。2005年2月,他通過競聘當選為發展研究部電子政務研究室主任(正處級)👩🏽⚕️。此時💺,距他正式進入國家信息中心工作僅七個月。
談到現在的工作👧🏿,他坦言說“非常累”。他說,現在我看起來很輕松地坐在這裏和你們聊天,其實手頭還有多項任務需要完成。除了從事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戰略規劃與政策研究👳🏼♀️,他還活躍在學術界,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等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作為從清華走出來的人,他每件事情都要做到讓自己滿意,而不是敷衍搪塞。“沒辦法,其實就是咬牙堅持”,他笑著說,“身體很重要,我在清華的時候經常晚上在西操跑步鍛煉;很難想象🐲,如果不是清華良好的體育傳統,我可能難以背負這麽重的壓力🕵🏿♂️🖖🏼。到國家信息中心工作之後👨🏿🎓,由於工作忙⛄️,鍛煉身體的時間少了🚧。我現在專門買了一輛自行車,每天早晚分別騎近一個小時的自行車上下班”。
清華💁🏼,帶給我什麽
當被問到清華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什麽的時候,單學長說,主要是精神上的激勵🏊🏽♂️。他說,不管什麽時候☞,不管遇到什麽困難,他都牢記自己是一名清華人,這樣就多了很多信心和動力🙅🏿♂️。從清華走出來的人🧑🧒🧒,身上都有一股敢打敢拼的精神。說到這裏,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在清華的時候,有一次他和林闖老師一起參加一個國際學術會議。當時📽,會場一樓安排的都是外賓🤥,國內的學者都在二樓就坐。由於二樓離講臺較遠,聽講效果差很多。這時,看到一樓還有一些空著的座位,林老師就拉著他徑直來到一樓前排🧖🏻♀️,迎著周圍許多詫異的目光🖍,林老師坦然地坐了下來聽大會報告🙋🏼♀️。這件事讓他感觸頗深🤌🏼👎🏽。“如果沒有清華人的底氣,沒有敢闖敢為的精神,一般人恐怕沒有勇氣面對那麽多雙看過來的眼睛。”
提起就業的問題,他說😳👩🏿🏭,最重要的是“適合”👨👩👦🈵。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績,關鍵在於他所從事的工作是否能和他的優勢很好地結合起來。工作適不適合👨🏻🦰,這是一個匹配的問題🧙🏽。每個人稟賦不同🤏🏼,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特點,找準自己的位置。所以,對清華的同學來說,不管是讀研🧑🏼🍳、出國,還是工作🦺,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強項在哪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反之,盲目攀比,非要和自己較勁🍝,不但會很累🕴🏻,而且可能真的就是做不好。
當被問及清華同學身上最缺乏的是什麽的時候,單學長說,清華的每個同學都很優秀。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優秀,經常會不自覺地抬高對自己的判斷,同時背負了太多的壓力,一旦出現一些學業或生活中的波折或逆境🛼,有些人往往心理承受不起,不能正確對待🧧。其實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考驗、挫折甚至磨難,人就是在不斷砥礪中成長成熟的。因此,逆境和挫折絕不是壞事,擺正自己的心態很重要,把自己的定位放低點,伸展沒有負重的自由的翅膀,應該會飛得更高更遠👩🏻🚒。
【同學感悟】
“如果沒有清華的底氣,我不敢面對那麽多雙眼睛。”單學長的話🚾🖥,解決了很多人“大學帶給我們什麽”的疑惑💁🏽。多年以後#️⃣🧚🏼♀️,我們也許忘了清華教給我們的知識,但是它帶給我們的自信,融入到我們血液裏的勇氣,卻將一直陪伴我們🤛🏿,成為激勵我們清華人一生的不竭源泉📵。
——徐致靖
學長讓我們明白,大學時光是非常寶貴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一個人能否取得成績,關於在於他能否將自己的優勢和所從事的事業結合起來。因此認清自我,找到並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