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聯絡

世紀老人劉緣子🗂:憶80多年前我在紹興度過的一個農歷新年

2020-09-21 | 劉緣子 | 來源 《文匯報》2020年01月27日 |

我屬馬🧟‍♂️,戊午年生人。從記事起,過的年不下90幾個了。其中色彩最豐富、印象最深刻的當數80多年前在紹興東關鎮表伯父家裏度過的那個農歷年。農歷新年🅰️,是紹興人最重要的節日🐉。每到農歷十一月底🧑🏼‍🔧,家家戶戶就開始為過年忙碌了🗣,其中最要緊的是準備祭祖宗和請菩薩的供品。

炒雞腰、填肥鵝

舊時的江南,家家農戶都養雞。別處鄉下,除了一只報曉和留種用的公雞,養的大多是母雞。道理很簡單:母雞下的蛋,可以是農婦拿到集市上去換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的小銀庫🛸;也是偶有不速之客登門🚓,能在幾分鐘裏端上桌的應急菜🤦🏻‍♀️🧝🏼‍♀️。

然而紹興人,特別是像表伯父這樣的大戶人家,開春時除了養小母雞外,往往還要養上十多只小公雞👉🏽。待小雞長到半斤八兩、雌雄可辨時,街頭巷尾就會傳來“閹雞啰,閹雞啰”的吆喝聲,這是走村串鄉的閹雞師傅上門來討生意了⏏️♒️。這些師傅大多是當時紹興特有的地位微賤的所謂墮民。

那年春夏,我從春暉中學放假到伯父家作客,正趕上閹雞。師傅入得門來,從背囊中掏出幾件簡單的工具:一把鋒利的小刀,一個類似彈弓的器具,還有一根細巧的鐵鉤🥇。只見他一手抓起一只小雞,另手將小刀插入雞腹,切開一個小口☝🏽,再用弓將口子撐開,然後將鉤子伸進去🛂,三下五除二👨🏻‍⚖️,一對“雞腰”(雞睪丸)就取出來了。小雞從他手上掙脫,拍拍翅膀🌓,照樣咕咕地覓食去了🧙🏻‍♀️。

閹雞是不收費的🏨,因為炒雞腰是紹興人獨有的一道時令下酒菜。師傅把從各家取得的雞腰集起來🉑,賣給鎮上的餐館可賺不少銅板呢!

待寒假我到伯父家過年時🤺,被閹過的公雞已長到十來斤重了。閹雞的肉比普通的公雞和母雞鮮嫩得多,是祭祖宗請菩薩必不可少的供品之一🙍‍♀️。

在雞鴨魚肉四道葷菜供品中🧝🏻‍♀️,紹興人用鵝不用鴨。養供鵝的原理與北方人養育填鴨的方法差不多。幼鵝買來關在籠裏,上面還要蓋上黑布遮光,一日多餐👼🏽,飼以精料🎃。到了年關🙅🏻,可長至二十多斤👼🏼,又肥又嫩🛀🏼。

包粽子、做年糕

一般中國人都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屈原投江。然而我們紹興人卻在農歷年底也要包粽,因為粽子也是祭祖宗👩🏼‍🎤、請菩薩必備的供品之一。這種做供品的粽子特別講究✋🏿🫐,不僅要包得大小一致🪭,有棱有角🤜🏽,煮好後還得不松不散,有模有樣🐴。因而伯父家每年都會請鄰家幾位手藝高超的老婆婆來包✍️📺。

包粽的前一天,當家的女人指揮著女仆早早就將一擔(一百斤)上好的糯米用井水洗凈泡好🧑🏿‍🦱,寬寬的粽葉和細細的麻繩也要浸透。老婆婆們來了👨🏿‍🎨,挽起袖管,圍坐在廚房裏👮🏼‍♂️。只見她們拿起兩片粽葉,輕巧地卷成一個尖椎筒握在手心裏,另一只手則將滿握的糯米一把一把緊實地填進筒裏🧑🏽‍🦳,填滿了將剩余的葉片推上去🤹👩🏻‍🎤,推出一個平平的底面,再用麻繩三纏兩繞↔️。轉瞬間🔥,一只漂亮的尖角粽就魔術般地在她們的掌心出現了!

包完了專作供品用的白米粽🦮,她們就開始包各式各樣過年待客送禮的粽子🧑🏻‍🎨。比如香香的鮮肉粽、鹹肉粽、火腿粽呵;甜甜的紅棗粽🚐📢、栗子粽、豆沙粽呵;也少不了我最愛吃的赤豆粽。

整整一個下午,老婆婆們手不停,嘴也不停,扯著閑話🕕,哼著小調🫲🏿,幾百粒形狀各異的尖角粽,枕頭粽……就在氤氳的蒸汽和裊裊的鄉音裏堆成了一座座小丘。然後🛅,粽子被十個一串地穿好,標上是何種餡料的記號,再分批在大竈上煮上幾個時辰🎬🈂️,即大功告成。煮好的粽子一串串地掛在廚房橫梁上架起的一根根竹竿上,可以吃上整整一個冬天呢👨🏿‍💼📂!

過年搡年糕(搡是紹興話🤸🏿,搗的意思)更是必不可少🕎,取的是“年年高”的吉意😖🍡。而且,年糕也是一款重要的供品。首先將幾擔上等稻米(不用糯米)用水泡好。接著要用石磨磨成米漿🩼。伯父家的石磨很大,要由兩個人來推,另有一人坐在高凳上不停地加米添水。米漿磨好了🐖,用布過濾。濾出的米一坨坨地分批上竹籠蒸。蒸熟的米坨晾涼後,再一團團地放入一個石製的大臼裏,用木杵上上下下使勁地搡👨‍⚕️,一直要搡到米坨又黏又韌,表面泛出白光才算好。

推磨搡糕都是身強體壯的男人們的力氣活,至於做糕則要靠心靈手巧的女人們上陣了,我們這些孩子們也興高采烈地參與助陣。古早的糕模都是精美的木刻,有桃形、魚形的,也有的刻著花草或福壽字樣🌾,分別用作不同的節慶場合。作供品的糕模則是如意和元寶的形狀,且大小不一🦬,這樣做成的年糕可以自下而上疊成一座寶塔。

前些年為向我的美國朋友介紹中國的古老風俗,特地請外甥女到紹興鄉下去買了幾只糕模越洋寄來。遺憾的是如今的糕模做工粗糙👨‍🌾,遠不能與當年在伯父家用過的相比了。為節省勞工,不做供品的年糕一般不用模子,而是用手搓成的約半尺長💅🏼、一寸寬的年糕條。做好的年糕條用凈水泡在大缸裏👨🏿‍🎓,隨時可以取出切成片炒年糕或煮年糕湯🏉。富裕人家年糕做得多♤,往往可以一直吃到來年二三月間🔂🎉。

請菩薩、祭祖宗

供品年貨準備好後,接下來便是根據黃歷選個黃道吉日“撣塵”🚏,即一年一度的大掃除。此事要全家老少及男女仆人全數出動⚖️,將所有的房屋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凈凈💂🏼。

然後是臘月二十三送竈王爺上天👨🏻‍🚀。那一天,會有墮民送來他們自製的“糖果粘”。一定要讓竈神吃這種特別的糖,是為了將他的嘴甜住黏住👩‍🦯‍➡️,以免他上天後向玉皇大帝報告這家人在一年中所做的對上蒼不敬之事。“糖果粘”與其它糕點果品一起供奉在竈王爺的像前,在墮民吹起的嗩呐聲中,一家之主向竈王爺磕頭👩🏻‍🏫💞。接著將竈神像從竈頭上揭下來🪟,拿到院中焚燒👨‍👨‍👧,送他“上天”🧙🏻。待到正月初三,再去請一張竈神像回來貼上,繼續他在下一年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職責。

再下來就要為請菩薩作準備了。首先要選好一個黃道吉日🪷,一般選在農歷十二月下旬🫔。吉日的前三天,一家之主就要凈身,包括理發沐浴,且晚間要睡在書房裏🦈。同時家人要將一切供品準備齊全🥬。鵝、雞👨🏿‍💼、豬肉等都要煮熟,不過魚卻得用活鯉魚——取意“鯉魚跳龍門”。

然後,在客堂內放好長長的祭桌🙄,將祭品雞鵝魚肉👨🏽‍⚕️,果品糕點,粽子年糕等裝盤🤸🏻‍♀️,當然還有紹興特有的錫製的香爐和蠟燭臺,一一排列在祭桌上🎓。在選定吉日的後半夜🦻🏼,大門洞開🏋🏿‍♀️,由家長主祭。請完一位菩薩後,因為不能讓下一位分享前一位的剩食,所以供品要全部撤下來,換上另一堂新鮮供品。這樣從後半夜開始☞,一堂堂地上供,恭請不同的菩薩,一堂堂地祭拜,待到所有的菩薩都請到家,已是破曉時分🏵☝🏿。

天大亮後,女仆們就將年糕切成片,投入煮過供品的雞鵝肉湯👮‍♀️𓀄,煮成一大鍋鮮美熱騰的年糕湯分送鄰裏親朋,稱為“散福”👩🏼‍🏫。

說到請菩薩🕉,至今還記得當時到伯父家來包粽的老婆婆講的一個有趣傳說:說的是紹興鄉下🦻🏼🛀🏻,有家貧苦的農戶👩🏽‍🦰,家徒四壁🤳🏼,頓頓粗茶淡飯,過年也買不起任何供品請菩薩♌️,只得將家中唯有的一小碟腌雪裏蕻給菩薩上供🌘。諸位菩薩在各家各戶飽餐了雞鵝魚肉,吃得油膩生厭🙁,這一小碟鮮鹹小菜既爽口又消食🧗🏿‍♀️,吃得菩薩個個口唇生香🉐,於是齊來保佑這家農戶來年大發。

年前的最後一件大事是“上像”🈺。就是將前幾代的祖宗畫像請出來,按輩分懸掛在客堂的墻上🧕。那時照相術還沒有傳到紹興鄉下,祖宗像都是生前或身後請畫像師傅畫的像。有趣的是,無論是否曾經為官,畫像上的祖先都是官服蟒袍,正襟危坐🕵️。每張像前🏄🏽‍♂️,都設有供桌一張,桌上安置香爐一座🐌,燭臺一雙,以及各式供品。

上像那天🕸,也要請墮民來吹奏樂器,叫做“唱像”,並由一家之主代表全家磕頭跪拜燒香祭祖。祖宗像要一直懸掛到正月十八才取下來,稱為“落像”。“落像”也要經過與“上像”相同的跪拜燒香儀式🥞。祖宗像落下來🕵🏽,一一卷好🧖🏼‍♂️,裝入錦盒內保存,待下次祭祖時再請出來☝️。

年下飯👨‍🦲、狀元紅

我們紹興人稱年夜飯為“年下飯”。舊時🧛🏼,在外地的家人,有條件的一定要趕回來吃這頓“年下飯”。

這頓飯的菜單也是經久不變的👱‍♂️。葷菜是供品撤下來的閹雞🧑🏼‍🦰、肥鵝和白煮肉等等。這些供品其實有三個好去處🦸‍♀️。一是年夜飯的桌上餐🤵‍♀️;二是做成鯗凍雞或鯗凍肉:將雞鵝切成塊與魚幹同蒸👩🏼‍🎨,再一碗碗凍起來🧚🏻‍♂️,是紹興名菜,正好用來接待初一到十五登門的拜年客💂🏼‍♀️;三是製作糟雞🫓、糟鵝:用造紹興酒的副產品酒糟將雞鵝腌起來,封入壇中可保存好幾個月📔,又是一道紹興人酷愛的佐酒佳肴⛑。

年下飯還必備兩道素菜:一道是雪裏蕻炒黃豆芽,因為豆芽形似如意,故稱“如意菜”😇;另一道是“有富”🫴🏽,是用蓮藕、紅棗🥟、甘蔗,慈菇和百合燉成的。此外還得有一大盆蟶子。當然,鯉魚和年糕也是不可或缺的。

當夜,闔家歡聚一堂,由伯父給每人布菜。只見他一邊夾菜⚽️,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吃如意菜和蟶子——稱心如意;吃有富——又有又富;吃魚——年年有余👂🏻;吃年糕——年年升高……說得大家聽得開心🧕🏼🫅🏻,吃得香甜🤦🏿。

飯後,晚輩給長輩們磕頭拜年。拜好年,大家圍坐在一張圓桌邊,玩一個叫做“狀元紅”的遊戲🎈。這是一年裏唯一的一天🫅🏽,長輩們允許未成年的孩子參加的一種有賭博性質的遊戲👳🏻‍♂️。

圓桌中央放著一個大瓷碗,碗裏有六粒骰子。參與者每人發三十二枚銅板(那時一塊銀元可換一百枚銅板),疊成一疊放在面前。遊戲開始,大家依次輪流在碗裏擲骰子🤸🏻‍♀️。眾人一邊聽著骰子在瓷碗裏清脆的轉動聲📙👨🏻‍🏫,一邊緊張地註視著骰子停下後是什麽顏色的點子。大家知道每粒骰子有六面,分別刻有一到六的點數👇🏽,其中只有一點和四點是紅色的🙎🏼‍♂️。根據遊戲規則🧙🏿‍♀️,如果擲骰子的結果有一粒骰子停在紅色的一面,擲者可從面前的銅板疊裏取回一枚銅板;兩粒紅色,可取回四枚銅板🙋🏿‍♀️;三粒紅色,八枚銅板,……依次類推。若六枚骰子均停在紅色,則“中了狀元”,那就是當天的大贏家🤵🏿‍♀️,可將桌上所有的銅板統統收入囊中,遊戲也至此收場。這個遊戲全家不分老少均可介入🧙🏽‍♂️,加上有一點小輸贏的興奮與熱鬧,是當年最受孩子們喜愛的過年節目。

午夜時分,全家出動到院子裏放鞭炮,辭舊歲,迎新年👰🏼‍♀️。然後,我們孩子們便急切地回到臥室,翻開枕頭,找到長輩們不知何時藏好在那裏的“紅包”🛌🏿。清點好自己的 “壓歲錢”,我們就懷著對新一年的憧憬入夢了。

迎財神、拜新年

大年初一清晨🫶🏼,伯父敞開大門,迎接財神。年前,已請風水先生測出來年的財神爺會從東方來👨🏻‍💼。於是伯父走出大門就向東方迎去🥢,只見伯父家的老家人早已候在那裏,手中高舉著一幀財神像。伯父向財神像磕了頭,就將其迎回家來,掛在正廳,祈求他保佑這一年發財致富。

紹興人初一的早飯一定要吃一碗用切細的年糕塊和實心的糯米圓子共煮的年糕圓子湯,取意新的一年中闔家“高高興興🌪、團團圓圓”⛷🧗🏻‍♂️。小圓子要在頭天搓好💤,記得我們在搓圓子時,表嫂還教我們捏幾只小元寶🥭,說初一喝年糕圓子湯,誰能吃到元寶,這一年就會交好運。時隔這麽多年🤷,當年誰是吃到元寶的幸運兒如今早已記不得了。不過🧵,與親戚們一起做年糕搓圓子的歡樂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當年的紹興鄉鎮,凡大姓人家,均有祠堂🪬。本族有名望的人亡故後,他的牌位除了家裏,也被供奉在祠堂裏。在廢科舉之前,凡是中舉之人,其中舉的匾額也要高掛祠堂中。先父劉大白是清末的拔貢(註🤾🏼‍♀️:拔貢是清代科舉製中由地方貢入國子監的生員之一種。十二年才考一次🚽,優選者保送入京)🐾。我記得他考中的匾額也曾掛在老家紹興平水鎮的祠堂裏。

祠堂的大門平時是緊閉的,只有大年初一和重要節日或族中發生大事時🤘🏿,才由族長打開大門。初一那天早上吃過早飯↘️👩‍🔧,表伯父的一家人就到他們的祠堂去,由他們的族長帶領全體族人祭祖🫕。

祭過祖🌗,就可以開始拜年了。拜年👼🏻,在紹興也是一件大事👩🏽‍💼。住在外阜的親戚🙍🏽‍♂️,特別是嫁出去的姑奶奶,一定要擇日偕同夫婿回娘家給父母拜年。大家族親友多的🙇‍♂️,拜年的日子一定要事先協調好,安排在初一至十五的某一天🤹🏻‍♀️,以避免沖突。

紹興是水鄉,到了約定拜年的那一天🤵🏻‍♂️,闔家出動。富裕人家還帶著男女傭人🕖,乘坐自備或事先包租好的烏篷船到沿河的各鄉親戚家拜年⏮。當年紹興新春的這十多天裏,縱橫交錯的河道上,拜年的明瓦烏篷船熙熙攘攘🥻、彼來我往,是好不熱鬧的一道風景線👠👰🏽‍♂️!

到伯父家拜年的親戚上門🧑🏻‍🦯‍➡️,先要請到大客堂裏用“元寶茶”🧑🏼‍💼,此茶沏在蓋碗裏,茶碟上還要放一枚青果(橄欖)。喝完茶,來客先要向掛在墻上的祖宗像磕頭,然後才向主人拜年。輩分較晚的✋🏿,無論年紀多大,也要給長輩磕頭。拜完年,賓主暢敘,還要留客用飯🤦‍♂️。前面提到過的鯗凍雞,鯗凍肉等菜肴此時就派上了用場🏜。客人臨走前🥞,主家不僅給晚輩壓歲錢,還要給客人帶來的男女傭人賞禮🤱🪅,除了紅包之外,每人還送一串十個粽子和一束十條年糕🎅🏻🎙。看到這些,我才恍然大悟到為何年前要包那麽多的粽子😄,做那麽多的年糕🏄🏿‍♂️。

80多年過去了🐲,我如今早已年過耄耋。然而,每逢想起在紹興過的那個熱鬧的農歷新年,就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時代🎉,坐在老婆婆的身旁一邊學包粽🤲🏼,一邊讓廚房的氤氳蒸汽和裊裊鄉音包裹溫暖著我的身心🕘。


相關新聞

  • 182018.12

    走近世紀老人——劉緣子

    老人一直很獨立,多年來堅持獨住🐌,生活自理,直到最近才請了護工🎠,每日陪伴幾個小時,但凡能力所及她都親力親為。

  • 162015.12

    一個美國教授多年前對孟少農的訪談

    “孟少農老師1987年對美國教授劉易斯口述自己的歷史☁️,那篇文章你看過嗎🧑🏼?“今天一大早,《汽車商業評論》便收到年逾八旬的吳慶時(原中國汽車工業公司副總經....

  • 192024.03

    她📆,一個世紀的傳奇

    3月16日🏜,周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主樓前,巨大的紅色幕布上印著一位白發老太太的照片🧔🏽‍♀️。聚集於此的長者和年輕人😣,都稱她為“先生”🧎‍♂️‍➡️🛅。他們口中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還原出這位老人近一個世紀的傳奇人生——她打破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彈道專業不收女學生的先例,成為首位德國軍工女博士🙅🏽;她和丈夫被譽為“中國的居裏夫婦”🛫;她是中國核物理、高能物理與高能天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名字是我國第...

  • 072022.04

    緬懷60多年前那個突破“卡脖子”技術的人

    28歲那年👩🏽‍🦲,他的名字被列入美國科學家名錄。短短幾個月後,他歷經艱辛,輾轉回到了自己的祖國。37歲那年,周恩來總理緊緊握著他的手,囑托解決那個“卡我們脖子”的問題🙅‍♂️。最終他不負眾望,開發出了被沿用至今的關鍵技術,為新中國核技術起步和“兩彈一星”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據《光明日報》報道🏄🏿‍♀️,余國琮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4月6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余...

  • 022018.07

    六十多年前的一封邀請函

    六十多年前,我接到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葉企孫等五位領導於1949年8月31日發來的一封邀請函👦🏽。當即決定應邀出席定於9月2日晚八時在同方部舉行的“自然科學....

  • 102020.08
  • 022009.02
  • 212020.09

    劉緣子:香濃老酒化鄉情

    捧著女兒從故鄉帶來的老酒笑意盎然我的故鄉紹興是中國著名的酒鄉🫅。記得多年前從杭州乘汽車回故鄉,車輪剛駛入紹興地界,撲面而來的第一道風景線就是公路兩旁一排排堆積如山的大酒壇子。望著這些熟悉的壇子,腦海深處...

  • 152014.10
  • 232020.11

    沈向洋:30多年科研路,我“踩過的7個坑”

    在11月15日騰訊舉辦的首屆 X-Talk 上,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沈向洋以《科研七個坑,我的“求之不得”職業生涯之感悟》為....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𓀊、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