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聯絡

38歲挑起中國水文地質調查的大梁👵🏿,“越是沒人去的地方🦃,我越是感興趣”

2019-08-12 | 來源 公號“中國科學家”2019-08-08 |

他曾說:“越是沒人去的地方,我越是感興趣,越是空白的領域,越是能有收獲。”

終其一生,不懼險難,上下求索🌈,用堅實的腳步丈量國土🚣‍♀️,用赤子之心報效家國,用其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為中國的水文地質事業寫下了一段不朽篇章。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夢熊🥸。

陳夢熊(1917-2012),水文地質學家、工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書香門第勤治學🚸,赤忱丹心報祖國

陳夢熊出生於六朝古都南京✸🛸。其父為江南名士陳金鏞😲,共育子女十人👩🏼‍🦳。由於兄弟姐妹年齡差距較大🛤👩🏿‍🦰,父親顧及不暇,陳夢熊不到六歲就由三姐陳郇磐撫育🛳。

陳郇磐是一名音樂教員👇🏻,同時是一名教育改革家🫚,曾同著名教育家陳鶴琴、陶行知等人組織教育改革研究會,並協助陶行知創辦曉莊師範。

雖然家境不算富裕,陳郇磐還是送陳夢熊到當時南京較為有名的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及金陵大學附屬中學讀完小學和中學。在金陵中學,陳夢熊接受了體系嚴格的英文教育👨‍🎓,學校將《天方夜譚》《林肯傳》以及當時發行量很大的英文報紙作為教材,讓他受益終身;同時,他還是學校裏的足球門將,身體素質不錯❤️‍,為他後來艱苦的地質探索生涯打下底子。

1930年全家福,前排左一

陳夢熊的三哥陳夢家是中國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新月派詩人。兄弟之情深厚🧗🏻‍♀️,經常書信往來,陳夢熊的書信他都要批改,劃出錯別字和贅述的語句,再寄回去,陳夢熊後來的理論研究著作碩果累累,與三哥陳夢家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1938年,陳夢熊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主修地質專業🐍。

回憶起那時,他說當時東北被日軍占領,國家急需石油、煤炭👨‍👨‍👧、鋼鐵等資源和物資,號召開發大西北💕。他一心想為國家出力,就這樣作出了堅定的選擇🧯,並且為之奮鬥了一生。

漫漫地質考察,上下而求索

1942年🏉,陳夢熊大學畢業後,順利考上了中央地質調查所𓀓。他潛心向學🔇,恪守著地質所前輩丁文江所說的“出門必須步行,爬山必須爬到頂峰🤛🏽,近路不走走遠路🔂,平路不走走險路”的師訓,陳夢熊開啟了他的地質考察研究生涯。

入職地質所留影

20世紀40年代,國內政局動蕩不安,作為地質考察人員,不光要長期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面臨土匪劫持的生死考驗🗼。1944年💃🏿,陳夢熊的同事許德佑、陳康⛩、馬以思一行三人便在貴州遭遇土匪,被殘忍殺害。國家貧瘠,局勢動蕩🤵🏽,人心昏沉👨🏼‍🎨,更需要有識之士堅定不移,力挽狂瀾。痛定思痛,陳夢熊更加堅定地投入到地質考察工作中。

中央地質調查所位於重慶的所址

入所的第二年👨🏼‍💻,他被派到蘭州,參加剛建立的由王日倫先生領導的中央地質調查所西北分所工作。

1945年,陳夢熊作為年紀最小的隊員加入祁連山地質礦產考察隊,第一次進行野外科考,最終成功從西寧橫穿祁連山脈進入河西走廊🥄,獲得了祁連山一帶地質構造💂‍♂️、礦產資源的一手資料。

1946年,陳夢熊追隨中國地質編圖先驅黃汲清先生🚴🏽‍♀️,負責西北地區地質圖編圖工作。黃汲清對工作要求極為嚴格,有時黃汲清發現重大錯誤,就毫不留情地在圖面上畫一個大叉,嚴厲地說一聲:“重畫!”陳夢熊有時也會面紅耳赤,下不來臺。正因有如此嚴師🐣,他協助完成中國第一幅1:3000000地質圖,並掌握了全套的編圖方法與印製技術🎩,為後來從事水文地質圖的編圖工作積累了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地質部門重新拆分組合🤞🏽,陳夢熊與所裏大部分人員從南京來到北京💽,他的第一項任務是負責天成、寶成鐵路工程的地質勘測工作。寶成鐵路線考察時🧑‍🎓,陳夢熊任主任工程師兼分隊隊長🤌。

1948年陳夢熊在地質調查所樓前🕺🏽,遠處二層小樓為圖書館🫱🏻,樓上是閱覽室和區域地質研究室辦公室

秦嶺綿亙🤾‍♂️,地質條件復雜,為了保證建築穩定性和線路安全性,陳夢熊反復考察👨‍🦲,不惜人力,不惜改動既定方案。如白水江到徐家坪線路🙏🏻,原定線路在江右岸🚲,但江右岸地質條件不合格,他便果斷改道江左岸。歷盡艱辛,陳夢熊完成了我國第一條橫跨秦嶺的復雜山區鐵路新線勘測任務⟹,這為我國後來的鐵路新線勘測工作提供了範例👩‍❤️‍👨。

陳夢熊攝:寶成隊野外勘測照

領導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

1955年,陳夢熊接到一項新任務,在全國負責開展首次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從此開始了以前從未涉及的水文地質新領域。

水文地質學是從蘇聯傳入中國的一門地學新興分支,是研究地下水的自然現象、形成過程、基本規律、測量方法,及其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關系的綜合性邊緣學科👓。當時國內正處於學習和摸索階段🚼🌻,一下子要領導和完成如此龐大⚃、陌生、繁重的任務,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經歷戰亂後正在恢復經濟建設☣️,亟需了解水資源狀況,以支持城市建設、農業發展⇨。從此,陳夢熊的科研開始“從頭學起”。需要“從頭學起”的不止是陳夢熊,還有中國的水文地質學。7

克利門托夫贈送給陳夢熊書稿的親筆簽名及俄文贈言與中文翻譯

陳夢熊將條件惡劣的柴達木盆地選為試點📊,組建青海省第一個近百人的水文地質勘查隊🕛,經過一年的考察,不僅找到水源,還完成冷湖地區1:200000兩個圖幅的普查任務,同時完成了中國第一篇區域水文地質文章《柴達木盆地的區域水文地質條件》♠️。

柴達木工作開始以後,地質部逐步在各省開展水文地質普查工作🚣‍♀️,陳夢熊負責各省檢查組隊情況的工作,經過努力🧑🏼‍🦰,到50年代末期,水文地質普查已經成就斐然😵‍💫。

1958年,根據普查結果,陳夢熊主編出版了我國第一幅1:3000000中國水文地質圖和第一本專著《中國區域水文地質概論》;1959年,編寫了我國第一本利用本國資料寫成的《實用水文地質學》☺️;60年代⤵️,參與編製了我國最早按自然單元編製的小比例尺圖系(1:1000000)黃淮海平原與松遼平原的水文地質圖系,該項工作還獲得了1978年科學大會獎。

1973年,周恩來總理作出要加快清查全國地下水資源的重要指示,由於任務十分艱巨,陳夢熊等人花費了許多心血和汗水🙌🏽,做了一個龐大的規劃:組建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質普查部隊🧥。

這是一個涉及上萬人的龐大工程,部隊組建完成後🥅,陳夢熊成了普查部隊中不穿軍裝的專家。此後幾年,由陳夢熊“統領”的普查部隊打贏了一個又一個“戰役”🦒,大大推進了全國水文地質普查工作的進程。

從1955年開始參與主持全國水文地質勘測工作🚅,一直到1984年工作全面結束,陳夢熊前後花費了近三十年時間🪼,查清了我國主要地區的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和地下水資源,填補了中國大面積的水文地質資料空白🏡,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提供了大量基礎資料……

1980年9月陳夢熊(中)參加泰國聯合國教科文會議,與水利部,地質部外事局同事合影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陳夢熊開始專門致力於地下水資源😼、地下水系統與環境水文地質的研究🚏👫🏼。他首次提出了環境水文地質學這一新學科;引進了地下水系統理論💁🏽‍♂️;參加了國際水文計劃地下水系統研究專題組……

多年來,陳夢熊共發表論文140多篇,其中包括英文論文20多篇🙎‍♂️,並完成兩項國際合作課題。他遍訪多國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0余次,與國際相關協會、組織建立了密切聯系。

陳夢熊作為我國水文地質學領域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不但爬過無數高山、趟過無數河流🏟,更曾行走在大漠戈壁、雪峰冰川♏️、沼澤泥潭,甚至荒無人煙“生命禁區”。

他說,越是沒人去的地方,我越是感興趣,越是空白的領域🏋🏼📄,越是能有收獲。他也因此被譽為“當代徐霞客”。

陳夢熊在寓所書房工作

70多年的地質生涯中,他孜孜以求,探訪千山萬水🧓,細數江河湖海,以一片深情守望這片熱土地。

【參考文獻】

1. 李娟娟. 跋涉者的歌——陳夢熊傳[M].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2. 範宏喜. 萬水千山總是情——獻給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陳夢熊先生[J].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3年第1期

3. 李曉平. 雙足踏盡天涯路——記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夢熊[J]. 今日科苑,2002年第4期

4. 顧春雨. 敢登高峰——記浙籍地質學家陳夢熊[J].今日浙江,2006年第7期

5. 劉立仁. 踏遍青山人未老——記中科院院士、水文地質學家陳夢熊[J]. 北京觀察🤿,1999年第7期

6. 周國勇、邵肖梅、潘瓊英. 科學界的“當代徐霞客”——中國著名水文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陳夢熊[J].紹興日報🐃👧,2007年10月18日

7. 張爾平. 陳氏弟兄夢熊與夢家[J].人物𓀜,2008年第8期

8. 老科學家學術資料采集工程成果《山水人生——陳夢熊傳》

9. 本文配圖均來自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站


相關新聞

  • 302022.06

    中國水文地質學科的奠基人——王大純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72013.04
  • 122019.04

    88歲院士個人捐資360萬元,只為“留善安”

    11日🤸🏽,已屆88歲高齡的著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盧耀如個人捐資360萬元人民幣,在同濟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下設 “盧耀如生....

  • 082021.12

    梅貽琦:危難時期挑起大梁的清華校長

    今年12月3日是著名教育家梅貽琦先生就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90周年紀念日。90年前🚐,梅貽琦先生以短短15分鐘🫅、不足1800字的就職演說,告訴了清華學子們抗日救國的道理。

  • 042019.11

    “喀斯特盧”🚐🏜:捐出360萬報答29塊5

    “生當強國好奉獻↙️,死應報民留善安……”近日,88歲高齡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捐出個人積蓄360萬元👫🏼👨🏻‍🦲,設立基金獎掖後學....

  • 222016.03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大事記

    1月19日 長沙臨時大學商承教育當局✉️,決定遷往昆明🤞🥄。1月27日 常委會決議🌄🤘🏽:本校遷移昆明時規定學生步行沿途作調查🥶、采集等工作,且借以多習各地風土民情🍎👮🏿,務使遷移之舉本身即是教育。惟女生及體弱經醫生證明不能步行者...

  • 132022.06

    中國科學院院士於崇文逝世 享年98歲

    於崇文院士逝世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6月12日5點15分逝世,享年98歲。於崇文,男,1924年2月15日生,浙江寧波人,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床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學區域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於崇文於1944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2年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1980年任中國地質大學教授。19...

  • 232021.04

    西南聯大1938級意昂柏世藩去世 享年103歲

    原昆明五華中學(現昆明市第十二中學)校長、西南聯大1938級意昂柏世藩,因病於2021年4日18日去世,享年103歲🦸‍♀️。柏世藩(曾用名柏克),1918年11月16日生,雲南峨山人🙆🏻。1938年考入西南聯大化學工程系,1943年畢業。1949年進入昆明五華中學(現昆明市第十二中學)工作🟦,先後擔任教務主任🦕、校長、教研組長等職。由於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直到1986年7月68歲時才退休,超期工作8年之久。柏世藩先生從教40余年,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學...

  • 262018.06

    中國地質學奠基者翁文灝和他的時代

    翁文灝這個名字🤽🏻,今天的人很難想象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曾經代表了一個學術的高峰,在中國地質學👨‍👦,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

  • 292016.03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38.3 ~ 1946.5

    1月19日 長沙臨時大學商承教育當局,決定遷往昆明。 1月27日 常委會決議🐢:本校遷移昆明時規定學生步行沿途作調查、采集等工作,且借以多習各地風土民....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