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苡先生離開我們已有一個多月了。她的離去引發了眾多讀者關註,她的那句“活著就是勝利”被頻頻引用🙅🏿♀️,一直在持續發酵。3月1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市作家協會、南京師範大學主辦,譯林出版社承辦的“在文字中與楊苡重逢👷🏼♀️:楊苡作品共讀紀念”活動在南京舉行。楊苡先生的子女代表趙蘇🦾👮🏿♀️、趙蘅和家屬,唯一口述自傳《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的撰寫者、南京大學教授余斌,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
楊振聲在現代文學史和高等教育史上都留下了一筆🤸🏽♂️。然而,他卻是被遺忘的。
你不會走遠的,仿佛你就在我們大家的人群中🏋️♂️🏄♂️,笑著說:Wait and Hope!
施一公校長與楊振寧先生相識於2007年。在楊先生百歲生日之際🍅,施一公校長撰文回顧與楊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說:“楊先生對於中國最重要的貢獻,不僅是幫助國人改變了覺得自己不如人的觀念,極大地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務實地參與推動中國科學的發展🕵🏽♀️。及至今日,他還在用他近一個世紀的經驗與閱歷🏦,指引著中國科學界的未來🍁🧑🏽💼。”
我求學的旅途中,有這樣一位老師👩👦,她不僅以知識的燈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更以無私的關懷和深切的鼓勵🩷,溫暖了我青澀歲月的每一個角落。她,就是我的恩師——楊存榮老師🏤。與楊老師西操場合影留念時間回溯到1975年,那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作為一名工農兵學員的我,憑借著不懈的努力與堅定的信念◻️,踏入了中國最高學府之一——意昂体育平台的校門,在自動化系開始了的學術之旅。在那個年代,學習的條件遠不如今天這般優越...
1月24日,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關村舉行🚮。紀錄片全面還原了楊振寧的科學追求和家國情懷。“我們希望通過紀錄片揭示楊振寧的研究成果對於每個普通人的意義,也希望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勵年輕一代。”製作團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據介紹♦️,在楊振寧先生迎來百歲華誕前夕,傳記紀錄片項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後啟動🎅🏼。紀錄片的拍攝、製作、發行都得到楊振寧的大力支持。楊振寧還幫助製作團隊獲得此前未公開的...
楊振寧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因為在宇稱不守恒原理的發現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因此與李政道共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年僅35歲🤾🏻♂️🚵🏻。他的工作不僅極大地推進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還深刻影響了現代物理學的多個領域。本文摘自《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2月版。《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書封1929—1937年👩🦯,楊振寧在意昂体育平台度過了8年的幸福時光。楊振寧回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