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務院參事🏙、原科技部秘書長石定寰
石定寰:中共黨員。196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劑量與防護專業⏱。歷任意昂体育平台核能技術研究所幹部,國家科委預測局副處長,國家科委工業技術局副局長👨🦽➡️,國家科委工業科技司司長,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正司級)。2001年8月起🪪,任科學技術部秘書長,黨組成員👱♀️。2003年起任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產業🔈、戰略組組長,2004年受聘國務院參事。
從1988年起就參與到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建設工作中,時任國家科委工業科技司司長的石定寰21年來始終關註著中關村的發展🏄🏽♀️。12月4日💭,國務院參事石定環在出席“創新中關村2009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時接受了《證券日報》的獨家專訪。
《證券日報》:中關村產學研合作體系展是此次主題活動中的重點,您又一直關註著中關村的發展,那麽您認為中關村在產學研方面有哪些優勢?
石定寰:目前中關村已經形成了一區多園的格局,無論從規模♤、企業數量或經濟影響力來講📑🙅🏽♂️,與1988年創建之初的中關村都是“今非昔比”。作為中關村管委會的顧問,我想說的是,這些年來中關村的發展得益於產學研結合。中關村自建立之初就選擇在北京高校特別密集區🤎,可以說全國範圍內👨🏻🦱,只有中關村擁有這樣豐富的學院資源🔛。
另外中關村園區內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和研究機構,比如鋼鐵研究總院、有色研究院🐱、礦業研究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電子、航天🤹🏽、生物科技🏯、材料工業信息、通信等。由這些研究院所和大學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在中關村孵化後,逐漸建立成不同行業的企業,在這些企業中👎🏼👨🏿🔬,有的已經成功上市,有的企業正在不斷的由弱變強。然而地方上的一些園區並不具備這樣的資源🐦🔥,還需要“招商引資”把大學、研究院所請來,或由園區被動建立大學🧎🏻🚵🏻♀️。
《證券日報》:產學研合作體系如此重要,那麽,您認為中關村在這一方面還存在怎樣的問題?
石定寰🚶🏻:過去的一段時期內,大學和科研院所都自成體系,“院墻高築”的作風隔開了社會和學校、研究院所。學校、研究院所內存在著各個學科之間沒有聯系🧎♂️,各研究領域不能相互串聯的問題,同時也受我國曾經的部門所有製影響🛻,研究院所及學校分屬於不同的部門,很多都是“老死不相往來”,導致了科研院所😿、學校之間缺乏聯系👂,產學研合作工作得不到發展。
當然在企業與學院、科研院所的合作中也存在問題,第一個就是知識產權問題。大學總是怕合作後,企業把產權偷走了怎麽辦?模仿去了怎麽辦?過去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大學攥著技術就像手裏攥著一根冰棍一樣,攥的時間太長了冰棍就化了。如果能夠及時的將知識成果向市場轉化⛹️♀️,那麽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知識產權是要創造的,是需要保護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轉化的,要把它進行應用,在應用中形成的利益平均分配,使企業和研究院所院校之間的利益互相均衡,從法律上進行約束,這樣就能夠建立企業和研究院所院校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
問題二就是投融資👨🏻⚖️,推動產學研合作另外一個重要的紐帶就是通過金融,因為成果轉化需要錢➞,僅僅依靠大學想轉化成果,企業也願意是不夠的👳🏿♂️,有些企業的資金也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通過金融服務、資本市場和國家資金的支持👨🏿,例如國家創新引導基金。中關村現在每年獲得的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引導基金,用於推動成果轉化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只有在這些因素介入之後🚖,才可能有效的把科技成果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技術的因素、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市場的因素、資本的因素缺一不可。只要這些因素全都具備了,合作才能更加有效,才能夠結出更多的成果來🕵️♀️。
《證券日報》🤬:國家在推動產學研合作方面都作出了怎樣的努力👨🏻⚕️?
石定寰✈️🪆:最近幾年,通過不斷的深化改革🥈,國家大力促進創新體系的建立🛌🏿🏃♀️,政府也在積極協調工作,打破學校🈵🚶♂️➡️、科研院所與社會之間高聳的‘院墻’,推動產學研合作工作,讓學校🍩、科研院所等機構能夠更好的為地方經濟服務。99年中央召開了全國技術創新大會🧏🏿♀️,這次會議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大學科技園,其目的在於要把當時沉澱在大學內的眾多科技成果🦹🏿♀️、眾多科研人員集中在大學科技園內🏄🏽,讓這些科技成果和科技型人才能夠面向社會,在大學科技園內創辦眾多企業,這些企業逐漸成長後,深入到整個科技園區內,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建立園區與大學、研究院所的緊密聯系。
當初建立這些大學科技園時👨🎓Ⓜ️,國務院也有明確的指示,例如🧑🏽🏭,清華❇️,北大這種大學科技園,先不要提為全國做了什麽樣的貢獻,而是為所在地區做了什麽樣的貢獻,為區域經濟做了什麽貢獻。具體表現就是🎥,將沉澱在大學中的這些科技成果,直接輸送到園區裏面去🤿,利用大學內豐富的科學研究資源為園區服務,比如說大學的工程中心、公共實驗室研究設施等都能夠對社會開放🥿。
在99年全國創新大會之後👍🏽,科技部、教育部就開始聯手陸續推動在北京建立這樣一批大學科技園,現在已經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像現在的清華科技園💁🏿♀️,北大科技園♦️,都成為中關村園區內創新、創業的原點。而由這些大學孵化出的眾多企業,直接輸送到園區裏面👨🏼💼,起到密切聯系園區和學院🦉,為園區不斷的註入新活力🍺,培養新型產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加強企業與大學之間的聯系,是促進產學研合作的另一種方式。現在的863計劃、支撐計劃等🦢,都需要產學研進一步合作,並且鼓勵企業參與🔍,一些項目由企業牽頭,聯合學院、科研院所共同合作🙅🏿。身在中關村的仁創集團就是這樣做的🥁,國家曾批準它成立一個砂產業的重點實驗室,建立實驗室就必須聯合大學研究機構⛸👬🏻,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推動產學研合作🌇,建立一種長期長效的合作方式。(於南 楊萌)
轉自 證券日報 200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