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冬🚴🏽,1984年11月生🥷🏽🧒🏻,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2001級本科🦺,2005年畢業
坐在面前的嚴冬冬略有些靦腆🤱🏽。他身材結實🧚🏻,皮膚黝黑🤼,鼻梁上架著眼鏡,運動褲T恤,和出入在校園裏的大學生沒什麽區別7️⃣。你實在很難把他和“登頂珠峰”、目標是“14座”這樣的字眼聯系到一起。然而👨🏿🌾,一說起登山🫔,他臉上的表情立刻生動起來👩🏽🚒。講著登山的經歷和心情🏄🏼,他的雙手會不自覺地交握在一起🤦🏻👨👧👧,粗壯有力的指關節上,一條小傷疤分外顯眼。他說🛡,那是一次登山時被山頂掉落的石子砸傷的,是大自然送給他這位登山者的小“禮物”。
5月12號,嚴冬冬剛從雪寶頂下來🧑🏼🏭,這次客串SOHU登山隊教練攀登雪寶頂,這是他第一次大型商業登山活動的體驗。除此之外🧏🏽,對嚴冬冬而言還有另一重“朝聖”的意義⚙️🧑🏿🦰:1995雪寶頂全隊登頂是意昂体育平台登山隊早期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一次一路行來,也帶有重涉先輩當年足跡的意味👩🏻✈️。可惜的是傳統路線由於駱駝背處的巖壁坍塌而無法通過,只得選擇西壁路線🕵🏿。盡管不能沿著前輩的足跡行走,能夠仰望和想象,其實也夠了,嚴冬冬說💇🏻♂️。
水木年華
嚴冬冬是2001年鞍山理科高考狀元,同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入學後就參加了意昂体育平台登山隊,從一個對登山一竅不通的孩子成長為能夠幾度攀上6000米以上高山的登山健將。
嚴冬冬說,他最初加入登山隊🎃,其實是“誤打誤撞”。大學裏選擇社團時,他憑名字選了“科考協會”,直到進去以後才發現協會常組織登山活動🙅🏻♀️。而這一嘗試✊,對登山的興趣就一發不可收拾😂。大學4年✊🏽,嚴冬冬隨清華登山隊攀登了3座雪山。他的技術很好🫷🏼,在隊裏也一直發揮著骨幹作用。畢業時,隊友在BBS上留言,對他依依不舍:“協會是嚴冬冬生活的一部分,每當協會需要🧑🔧,嚴冬冬總能犧牲自己的時間來為協會承擔一些工作🧔🏼♀️。也許嚴冬冬早已把全身心都投入進了協會,而忽略了生活中其它一些對他來說不重要的東西……”
一位去過嚴冬冬大學宿舍的同學說🧑🏼🌾,印象最深的〰️,是他系在床欄桿上一直垂到床下書桌上的路繩。路繩上一個一個的繩結已經編的像蜘蛛網一樣。正是通過這樣的練習🤽🏼,嚴冬冬將自己的繩結技術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剛開始登山時,他的高山反應比一般人要強烈許多。但他硬是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堅持克服了下來。
登頂珠峰
大學畢業後,嚴冬冬不考研不出國就要留在國內繼續登山生活。2006年,聽聞奧運火炬珠峰傳遞小組要從幾所大學裏選拔大學生登山運動員,嚴冬冬主動找到了曾擔任登山隊指導教師的意昂体育平台團委副書記陳偉🧙🏻♀️。雖然那時他已經畢業,但綜合考慮到各方面素質以及他對登山的執著追求,意昂体育平台團委仍將嚴冬冬強力推薦上去。
入選珠峰登山隊後😤,嚴冬冬根本沒有時間顧工作的事了。他說🏊🏽♂️,工作沒了可以再找,但攀登珠峰傳遞奧運聖火一輩子只有這一次機會👁🗨,我必須努力爭取🧎♀️。
2008年5月,經過近兩年的集訓,奧運火炬珠峰傳遞進入沖刺階段🧚♂️👨🦳。然而🤚,在最初的計劃中🤖,嚴冬冬並不被看好登頂。在火炬登頂前的全體會議上,公布的沖頂組和支援組名單中都沒有嚴冬冬的名字,他只是作為8300突擊營地接應組的成員跟隨沖頂組一起出發。嚴冬冬沒有氣餒🧜🏻♀️,坦然接受接應組的任務。到達8300營地後,由於嚴冬冬良好的狀態和不折不撓的精神🌯,火炬傳遞小組決定讓他參與登頂,最終嚴冬冬不負眾望,順利登山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
嚴冬冬說,每一次登山的經歷都很精彩。而讓他感受最深刻的,卻是和隊友們一起共同面對未知的挑戰,那種共度難關📺、生死不離的感情🛗。當他成功登頂珠峰後回到北京🤛🏻🧒🏽,卻意外地在淩晨四點的機場看到徹夜守候迎接他的清華登山隊友🥬,那一刻,嚴冬冬露出了最開心的笑容🤳👞。
對嚴冬冬來說,登頂珠峰是一個新的起點,很多登山的夢想以前可能只是想想,而現在🤪,則會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嘗試機會🤞🏼。
嚴冬冬08年冬季在攀登幺妹峰南壁中央路線途中
兄弟情誼
提起嚴冬冬就不能不提起他的搭檔周鵬🦴。
珠峰下來後,嚴冬冬說🚗,珠峰火炬活動的這兩年來我最大的收獲不是登頂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而是收獲了周鵬這個朋友🙎🏽♂️🤍,一輩子都可以信賴的登山搭檔。
火炬上珠峰時,周鵬沒能登頂🤘,後來嚴冬冬登頂下撤的時候,周鵬在7028營地一直等到晚上8點,見到嚴冬冬👳🏻♂️,都沒怎麽說話,只是把嚴冬冬的氧氣瓶、冰抓、羽絨服塞到自己包裏,默默的陪嚴冬冬一起下撤。
周鵬來自中國農業大學,2006年珠峰火炬集訓時🎠,周鵬和嚴冬冬一同作為大學生登山代表參加👧,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兩人都通過考核,入選最後的珠峰火炬登山隊。
2008年珠峰火炬訓練沖刺階段🚴♀️,在登山隊兩人住同一個房間。那時每天訓練完後🦹🏻,我們在房間裏聊起登山的話題,關於訓練的技術細節🥴、關於珠峰、關於今後怎麽攀登……聊得熱血沸騰,整晚上覺都睡不著,嚴冬冬說🤵。
同是80後🏌🏽,同是從大學裏面走出來的,相同的年齡🕗,相同的背景經歷使嚴冬冬和周鵬走到一起👣,周鵬說,我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對登山的理解、看法是相同的🏇🏼,我們都推崇自由、輕裝、快速的阿爾卑斯式攀登🧑🏼🔧。
眾所周知👩🏼🔧,在阿爾卑斯式攀登中,一個好的搭檔是多麽的重要,之前的馬一樺和曾山就是很好的例子。珠峰活動結束後,嚴冬冬和周鵬先後去了半脊、幺妹和雙橋溝👩🏻🔬,他們彼此的配合更加默契了🌷👍🏽。
周鵬說,嚴冬冬很喜歡看書🎆,特別是國外的新東西,他觀點非常多,意識比我很超前🛍,在登山這一點上比我更執著👖;不過我技術比他好、攀登能力比他強,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有點互補。
對於周鵬的說法,嚴冬冬並不否認。他說,我確實是一個很沒有運動天賦的人,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和頻繁的鍛煉來保持我的狀態,大多數人通過同樣的訓練都會比我做得好♡。
在攀登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嚴冬冬和周鵬也會有很多“爭吵”,就某一技術細節🥫、就某一事情的觀點👇🏻。這是一種常態,嚴冬冬說🫱🏻,很多時候我們都堅持各自的看法,我們會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不同的人對一個問題的切入點不同,最後我們發現對方的觀點中都有可取的地方。這種“爭吵”不會激化👮🏿♀️✦,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每次“爭吵”之後都會有收獲,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每次攀登的收獲都是通過這種“爭吵”得來的🤲。
我們就是想自己搞
我們就是想自己搞,登自己的山,嚴冬冬說🖇,國外那麽多登山者單人、無氧☮️、高海拔🤵🏿,老外能爬的我們也能爬,沒什麽大不了的,不試一下怎麽知道呢?
也許是受清華人“行勝於言”思想的影響🥢,嚴冬冬在登山方面絕對是行動派👂🏿,不僅敢想🍑、更加敢做🚭。並且做也不是什麽都不準備、一味蠻幹,他很有想法,在登山方面絕對是有預謀的在做一些事🤾🏻♀️。
在2009年戈爾“戶外夢想實現”專業登山組的計劃中📛,嚴冬冬的無氧無協作攀登希夏邦馬以高票在三月組中勝出💥。如最終能成行,無論登頂與否,這將是國內首次無氧無協作攀登8000米級以上山峰的嘗試。
周鵬說,我和嚴冬冬都是80後🧑🦽➡️,在登山界算是新人,與以往的登山者的不同在於🙋🏻♀️,我們敢於做一些新的嘗試。
從珠峰下來後,嚴冬冬和周鵬先後一日登頂半脊峰、雙人攀登幺妹峰南壁中央路線到達5950米✂️。高海拔為代表的珠峰和技術型為代表的幺妹都經歷過了⛺️,嚴冬冬現在的登山視野無限開闊,他躊躇滿誌🤦🏽♀️,覺得什麽都可以去做,什麽都可以去嘗試。下半年如果條件成熟,我就和周鵬把幺妹給辦了🏋️♂️,嚴冬冬說,上次的攀登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經驗🪂,幺妹沒有傳說中的那麽難,要登頂不是難事。
登山現在在嚴冬冬的生活當中處於核心地位,可以說一切都為登山。為了有充足的時間登山📀,嚴冬冬選擇做自由職業者。他憑著良好的英語做翻譯,翻譯的書以登山類為主,嚴冬冬說這樣他就能在掙錢的同時學到國外的登山知識。
為了保證登山的體能,嚴冬冬一直堅持鍛煉。為此,他製定了自己特殊的作息時間。嚴冬冬說,我每周過6天,每天28小時,晚上翻譯書稿,半夜出去跑步或騎車鍛煉,睡覺基本上都在白天💆🏼。對於這種特殊的安排嚴冬冬的說法是夜裏安靜🧏🏻♂️、人少,馬路上跑步沒人打擾。他的鍛煉真能堅持下來🍑,有一次嚴冬冬夜裏12點出去騎香山馬道🧏🏼♀️,淩晨三點多的時候回來了🧑🏿⚖️,完了繼續翻譯,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
除了希夏邦馬和幺妹以外🗂,今年嚴冬冬還計劃要solo一座山峰🤜,從出發到攀登到回來都只有他一個人🎉,這座上不一定有多難或者多有名🦫,但一定是新線路📄🦢,是他沒去過的,當然還得是有冰川的雪山✵。
我問嚴冬冬,既然那麽喜歡登山,為什麽不把登山當作你的職業,以你現在的水平做教練或登山向導沒問題。嚴冬冬說↘️,我是把登山當事業,事業和職業要分開📔。我就是想自己搞,如果把登山當職業,我在登山上就沒有了自由,我就不能自己搞了。
目標14座8000米山峰
對嚴冬冬而言,珠峰火炬傳遞是一次性的活動。這不是常態,嚴冬冬說,奧運聖火上珠峰百年難得一遇,我上珠峰就像中了一次獎,活動完了就完了𓀜。我要有自己的登山活動👩🏻🦽➡️,我的目標是14座💔👩👩👦。
14座的想法歷來已久🦀,但在嚴冬冬心目中,14座經歷了從幻想到夢想,再到看得見摸得著的理想的一個過程。
2002年,在清華登山隊👩❤️💋👩😩,嚴冬冬第一次接觸雪山。那時很虔誠🩰,懷著朝聖般的心態來登山🤧,每個人都無私為隊伍付出,只為完成這一件事。這時14座對嚴冬冬來說是一個幻想🫥。
2005年♢,剛剛畢業的時候,已經有多年雪山經驗的嚴冬冬在登山隊中擔任攀登隊長,在隊伍中他需要考慮很多問題,負很多責任,那是一次真正的攀登,嚴冬冬第一次感受到攀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夢想能登上14座。
2008年以後🍱,登了珠峰🥮、探了幺妹。嚴冬冬躊躇滿誌、眼界無比開闊🧏🏽♀️,他覺得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去做,可以去嘗試,這時14座在他眼中已經沒有了神秘感,14座已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理想🛤。
如果說珠峰為嚴冬冬打開了14座的一扇門,那麽2009年的希夏邦馬則是朝門內邁出的第一步👩🏼⚕️,對於這第一步,對於今年的希夏邦馬,嚴冬冬很有信心💁🏿♂️。
在嚴冬冬的眼裏,登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是努力向上的抗爭,讓自己學會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更加從容不迫。他舉了個好玩的小例子:對登山者來說,半夜要在天寒地凍的雪峰上從帳篷裏鉆出來上廁所🐮,是一件極考驗人毅力的事情🎳。以前🧕,他每次半夜起床都要鬥爭好久,而現在,“能做到說起就起🧈,根本不會猶豫了。”他笑著說。
嚴冬冬曾說👩🏻🚒,“一個年輕人👳🏻♂️,一定要登上一座真正的山峰,雖然在登山的過程中有很多艱難困苦,但是登頂後的快樂卻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如果沒有遇到登山,可能我的生活會很不同👾👨🏼⚕️。但我遇到了👨🏼🎓👩🏼🏭,而且幸運地發現🤵🏻♂️🦵🏽,登山與自己“很契合”——“我骨子裏就是一個很執著、做事情可以堅持到底的人”。
也許在旁人看來,嚴冬冬的選擇顯得有些“另類”。但他說,“另類”的事總要有人做,只是碰巧那一個是他而已💇🏼♀️。“登山,會是我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作者:各拉丹東)
轉自 戶外資料網 2009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