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染熏陶、科教融通,是她的育人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科研的態度鉆研教學,是她的教學態度🐎;“提供精確描述”“首創的”“最出眾的設計之一”👨🏼⚖️,是同行專家對她科研成果的評價👷🏿;她“力”行科普助學,播撒科學種子。她👶🏻,就是北航青年教師、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玉麗🥢。

陳玉麗📪,2003年在北航取得學士學位🏋️,2008年在清華航院取得博士學位
陳玉麗,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航空航天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多尺度復合材料力學♗、新型材料結構設計等方面的研究🚱😏,致力於從多尺度的角度研究材料及結構的力學行為,進而建立起材料微結構與宏觀性能之間的關系,更好地發揮力學對先進材料的推動作用。獲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中國力學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開拓創新 言傳身教
“浸染熏陶、科教融通”是陳玉麗的育人理念✊🏽。作為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引導、鼓勵學生探索未知🎡、服務國家需求是重中之重。陳玉麗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特點🥎,為每個人製定導學計劃和研究課題:鼓勵一、二年級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浸潤熏陶;為中高年級本科生設置以科研項目或學術前沿為背景的不同難度的微課題🖐🏽;給研究生較大的自由空間🕺🏻,鼓勵他們以課題為基礎甚至在課題之外積極探索。

左:陳玉麗與本科導學學生🫢🆒;右:陳玉麗本科生專屬導師活動合影

陳玉麗課題組合影
陳玉麗的學生中,多人獲得北航“十佳學術論文獎”、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國家獎學金🎆、北航“博士研究生卓越學術基金”等獎項🦋。她培養的研究生中👃🏼⛴,3人次獲北航研究生的最高榮譽“研究生十佳”,1人獲北航“五四獎章”🔞,10余人獲北航“優秀學術論文獎”🌃;指導的本科生獲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大賽一等獎(2019年)和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力學類專業優秀本科畢業設計A類優秀論文獎(2020年)👨🏼🦲。已畢業學生中,6名投身航空航天系統,到航空工業、航天科技、中國商飛🫄🏿、中國航發等單位工作🤜🏿,5名進入高校及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均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潛力。其中潘飛博士在博士後期間獲得了“博新計劃”資助,現已獲聘副教授,在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就職❄️。

陳玉麗指導的潘飛博士獲得“北航2019研究生十佳”榮譽
作為學院本科教學副院長➾,提升學院教學質量🎟、建設優秀師資隊伍是陳玉麗一直奮鬥的目標🫴🏼。陳玉麗從教師、課程、教材、教學研究等多個方面全面推進學院本科教學工作:學院的三個本科專業全部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為順應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增“飛行器控製與信息工程”和“智能飛行器技術”專業;工程力學專業入選首批“強基計劃”專業和“拔尖計劃2.0”基地。同時,她率先在航空學院推行青年教師導師製,通過“傳-幫-帶”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勇攀高峰 積極探索
“提供精確描述”🙇♂️🧑🦱,“首創的”,“最出眾的設計之一”♌️,這些都是知名專家學者在國際期刊上對陳玉麗科研成果的評價。陳玉麗面向力學前沿和國家需求👴🏼,致力於復合材料與結構多尺度力學理論和設計研究👩🏻🦳,建立了離散-連續融合的多尺度力學分析框架,提出了從低維材料到宏觀三維材料的“剛度閾值”概念和可編程定製力學性能的多層級結構設計策略。近幾年,面向我國現代化提出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發展需求,她又開始了新的挑戰,充分發揮力學作為技術科學的基礎支撐作用和定量預測的優勢,將結構智能、材料智能和設計智能有機結合,探索性能自主智能重定製材料。

陳玉麗的部分科研成果
陳玉麗教授本科課程“復變函數”🧘🏻♀️,受到一屆屆學生們的好評✋🏿。“陳老師上課熱情👩🏻🦽➡️,積極解決同學們遇到的問題,還主動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陳老師講解透徹,關心學生,認真負責”……這些都是同學們對陳玉麗和這門課程的評價🤴🏿。陳玉麗通過在課前和課中設置“翻轉微課堂”和挑戰題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感受到數學在工程中大有作為🥁,克服對數學的畏難情緒♔。2015年,陳玉麗被學生評選為“我愛我師”優秀青年教師。

左:陳玉麗《復變函數》的教學課堂🧑🏽💻;右:《復變函數》由同學主講的翻轉微課堂

《復變函數》課程團隊進行教學研討(左二為陳玉麗)
“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以科研的態度鉆研教學”是陳玉麗對待教學的態度🧍♀️,《綜合實驗》曾經是學生們興趣不高的課程,她深入學生了解情況,並調研學習了意昂体育平台、麻省理工學院等十余所國內外高校實驗課程的詳細情況,對課程進行了模塊化實驗的改革🦸🏻,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變“被動”實驗為“主動”探索,讓每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實驗🧏🏿♂️,在學習實驗技能的同時充分享受探索的樂趣。
“力”行科普 “力”智助學
除了在校園中教書育人,陳玉麗還擔任著中國力學學會副秘書長的工作,主持參與全國科普日活動🧘,讓更多人學習到力學知識,感受力學魅力。她還擔任央視冬奧科普紀錄片科學顧問🐥,參與力學科普紀錄片錄製⛵️,該片獲央視年度優秀節目獎🚴🏿♂️。在助力力學科普的同時,陳玉麗還積極參與扶貧👨🏼💼,曾赴河北、甘肅等地開展科技扶貧工作。

陳玉麗在紀錄片《我的牛頓教練》中講解力學知識

陳玉麗參加科教扶貧
面向未來🍓,陳玉麗說:“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科技強國的責任🥼,瞄準國家重大裝備發展的戰略需求和先進復合材料前沿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力學作為技術科學的優勢,潛心研究,開拓創新,努力為我國航空航天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培養更多情懷強🧑🏼🦲、基礎強、實踐強✶、融通強的高素質人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陳玉麗以愛育心🛩,以心育人,堅定地走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師者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