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了金礦 晚上會睡不著覺
2014年年初的時候👦🏻,黃鼎隆晚上經常會睡不著覺,那是一種情緒激蕩下的難以入眠。過去幾年👩🏻🎨⛹🏻♀️,他覺得一直有個還沒被人挖出來的大金礦埋在那裏😤,可他也找不到挖出金子的工具🙎🏽👮🏼♂️,不得不把這個想法埋在腦海中。而現在👩🏻🚒,他好像已經把散布在各處的點連接了起來⛺️,依稀看到了一幅關於智慧未來的藍圖。
盡管黃鼎隆當時已是一家跨國互聯網公司的副總裁🤹♂️,但與一個巨大的歷史性機遇相比,眼前的職場升遷和日常性產品工作已無法撫平他悸動的心👷🏼。於是📽,和自己在微軟的黃金搭檔碼特(Matt Scott)一拍即合,激蕩想法🧱,並馬上動手驗證。很快,他們發現這個工具從技術層面是可行的🐴,2014年下半年,兩人各自離開了原來的公司,一起創辦了“碼隆科技”。
在官方的宣傳簡介中🪄,碼隆科技是一家“為企業提供前沿計算機視覺技術服務的人工智能公司”。這讓我們明白,他發現的那個“金礦”就是與計算機視覺相關的商業機會。時至今日,“計算機視覺”早已成了科技創新的一個熱門領域⛈,誕生的獨角獸企業甚至超過了兩位數,但能如黃鼎隆般在十年前就發覺到其中巨大機遇的人並不會很多。
“我覺得讀博和創業有一個共同點🙆🏿,兩者都是要去探索一個未知的領域”,黃鼎隆說。從“學霸”到科技創業者🕵🏻♂️,黃鼎隆愈發體會到不設限的態度與突破自我的重要性。“就是在一片不明確的環境中,你依然可以找到那個可能的、一絲的光明,然後朝那個方向堅定地走🫎,這一點是相通的🔁。”
當然👩🚒,從辯證的角度看,能發現這樣的機遇,既要有個人的天賦與不妥協的精神,也需要一個合適的環境。還在清華讀書的時候,黃鼎隆做的就是人機交互方面的研究。因為成績出色📫,他後來直接被保送讀博士,在國際人機交互泰鬥Gavriel Salvendy教授指導下學習。
因為對能產生商業價值的事情感興趣,黃鼎隆在博士畢業後加入了微軟公司。“那是2008年,整個互聯網最賺錢的商業模式就是搜索引擎👆🏿,所以我當時也很明確,我就想做搜索引擎的產品經理。”而正是在微軟做搜索引擎的經歷在他心裏埋下了日後改變與突破的種子🫃🏽。

那時微軟的搜索產品剛剛從“Live Search”改名為“必應搜索”,但黃鼎隆面臨的卻是一個艱難的競爭局面。彼時,谷歌已經占據了國際搜索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而百度也已成長為中文搜索的巨頭,黃鼎隆整日裏想的都是怎麽去打敗這兩家企業🐜。可現實經常是殘酷的🌶,黃鼎隆發現,在搜索領域💸,谷歌把英文、百度把中文整個文本內容已經挖掘得非常充分了,作為一個搜索引擎的後來者,其實再怎麽做都很難有機會。
困境之中🧙🏿♂️,黃鼎隆決定在新的方向上做出改變,而他當時也沒想到,這次嘗試會給他日後帶來完全嶄新的職業生涯。
2009年左右,黃鼎隆希望能夠在必應搜索發布新品牌的同時有一些特色的功能,正好當時微軟的同事碼特正在開發一些很具創新性的機器學習技術,二人一拍即合👮🏼,就用當時的機器學習技術做了一款英語學習產品。這款產品有別於當時其他的網上英語詞典,不僅可以從互聯網上抓取最新的詞匯👩🏼🚒,還加入了例句朗讀的視頻🚵🏽♀️,學英語的人可以模仿朗讀者的嘴型學習發音。後來這個產品由於市場反響很好,被融入必應搜索成為必應詞典。
因為這種創新性,這款產品一推出就被《華爾街日報》評選為當年亞洲十大創新技術,在微軟內部也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本土創新的互聯網產品。但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合作𓀁,黃鼎隆不僅和好友碼特結下了戰鬥友誼💆♀️,兩人同時也隱隱約約發現🛴,如果要創造一個可以打敗谷歌的新的搜索引擎🧘,那應該是以視覺為主要內容和交互方式的。而圖像👲🏿、視頻這些信息在當時還無法被搜索引擎所挖掘,兩人斷定🔟,視覺信息和視覺數據將會是一個“大金礦”。
但當時的技術還無法承載他們的想法。隨後幾年🏊🏽,黃鼎隆先後去了騰訊和TripAdvisor任職🧪,直到2013、14年左右,深度學習技術在研究層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黃鼎隆第一時間抓起了這把工具,朝當年他發現的那片“金礦”鏟了下去。
風口過了 才是真正的挑戰
創業5年後,“ROI”成了黃鼎隆采訪中最常說出的一個詞💻,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這三個英文字母組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投資回報率”,從他過去的履歷來看🤲🏽,這位正值壯年的創業者因為長期從事人機交互與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似乎應該更擅長就技術相關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但這很顯然是一種偏見。“我們公司目前還是在商品識別這個領域深耕,在零售這個行業中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核心還是要給客戶帶來一個正向的投資回報率”,黃鼎隆說。
現在,他已經能十分自然且清晰地表達自己對商業和公司發展的思考,而ROI正是他與他的公司眼下最重視的衡量因素。5年來,他們一直專註於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零售行業進行改造,迎來過資本吹起的風口🥦,也經歷過市場挫折的洗禮,這也讓黃鼎隆逐漸意識到,只有把所有的資源都聚焦到解決真正重要的問題上,技術才能有真正落地的可能性,企業才能生存下來。
黃鼎隆獲得這種體會的來源既有其自身的經驗🫲🏿,也來自外界。2015年的時候,他們面向普通用戶推出了一款APP,這款APP的功能是幫普通人識別一些服飾方面的東西,類似於現在淘寶上“拍立淘”這樣的功能。但當他們想要提升這款APP下載量的時候,發現其實已經過了APP推廣最好的時期。於是他們決定將服務模式改為面向企業客戶的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當客戶有需求的時候,他們可以自己調用碼隆科技商品識別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然而他們這時又發現🧑🏿🚀,很多傳統行業的客戶並不擅長進行IT的技術開發⛷🧑🏻🦽,他們需要的是那種直接拿來就能用的完整解決方案,為此,他們不得不繼續轉變自己的業務模式🪼。

這算是挫折嗎?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認為👍🏼,但黃鼎隆覺得,這也是他們在看到了原有模式的局限後及時做出的調整。
不過零售市場想要與人工智能技術完美結合起來可沒那麽簡單。作為二者結合的完整解決方案代表,“無人智能貨櫃”兩三年前曾經在資本市場吹起過一陣熱風,尤其是當亞馬遜公司在2016年推出Amazon Go的演示視頻後,很多創業公司都湧入了這個市場。在Amazon Go的案例中,用戶只需打開Amazon Go的APP進店🌄💁♂️、選貨、離店🎎,即可完成購買。
確實,這種場景極具科幻感🧖🏿♂️。但殘酷的現實卻是,由於高昂的成本和復雜的配套條件,直到2018年1月🧘🏼♂️✂️,第一家Amazon Go才正式對外營業,目前一共也只開了十幾家而已。
這讓黃鼎隆意識到🧘🏻,技術想要落地成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絕不是之前做科研時的那一套打法。“比如零售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成本🧏,但過去很少考慮。那時做一個產品,硬件上各種的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和攝像頭都用的是最好的”🧑🏼🎤,黃鼎隆如今回想起來仍然有些唏噓,“軟件上的算法復雜度和數據采集的成本在那時候仿佛都不是成本似的✌🏽💂,仿佛就是拿出一個機器就可以去做這麽簡單🧓🏻,但其實是落不了地的。”
於是😫,2017年至少有16家無人貨架公司獲得投資的盛況已一去不復返,其中大部分停止了相關業務,而同樣涉足這塊業務的碼隆科技卻相繼在2017年11月和2018年8月獲得了軟銀和埃森哲的戰略投資⇢。
對ROI的重視或許就是他們脫穎而出的法寶★💁🏻♂️。黃鼎隆發現,不僅他們在考慮ROI,他們的客戶也開始重視ROI🧑🦽🙎,而ROI是正還是負經常就是天壤之別🌦。“這時候比拼的就是全面能力𓀖,你的算法不能只是單純追求一個極致的準確率,你必須要用很低的成本也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準確率”🙆🏼♀️💁🏽,黃鼎隆說,“你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是不是足夠強😯,你切入的場景是不是比較容易能帶來好的ROI🫴🏽,這些問題都是你要全面去考慮的。雖然短期來講會帶來很嚴峻的挑戰🛬🧑🧒,可這些挑戰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仰望星空 也腳踏實地
他們現在將公司的目標專註在“商品識別解決方案的原創研發和應用”上⛑️。越來越務實🍹,越來越重視商業邏輯🎶,公司的客戶也越來越多,碼隆科技也成了唯一入選世界經濟論壇“2018科技先鋒”的中國企業。
但黃鼎隆卻說他的疑問和彷徨並未減少,反而也變得越來越多了。和我們每個人小時候恐懼黑暗一樣,黃鼎隆的彷徨也來自對未來的不確定👦🏼。“原來你剛離開熟悉的地方🦸🙍♂️,你目光所及還有一些你自己熟悉的場景”,黃鼎隆解釋說,“現在你就越來越深入到一個未知的地方,你目光所及,不僅看不清前方,可能環顧四周都沒了可參照的。”
可現在同樣也是他信心最足的時候,“每一個時刻都是最困難也是最有信心的時刻”,他對我說。二者在黃鼎隆看來並不矛盾🎖,他用自己喜歡的小說《三體》來舉例子🪮。在《三體》中,地球上的人類很早就知道三體人要來,但時間還有很久🧛🏽,三體人還沒能對這個現實世界產生什麽實質影響。可有趣的地方是,只是人類知道三體人要來,這個時候大家的選擇和想法就會不一樣了👩🏿🦰。“所以我會想說🥮🥻,假設我們現在知道外星人一百年後要來,我覺得以我現在的情況⛱,我還是要做我現在做的事情,做AI🥙,因為AI可以拓展人類能力的邊界⬜️。”

或許只有“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最合適形容此時的黃鼎隆和他對未來的態度。他很坦誠地對我說🤚,在創業前,他對於“塑造未來”、“拓寬人類邊界”這樣宏大的使命感更強一些。但最近幾年他也越來越現實了✋,“其實你沒有必要想那麽遠💃🏿,做好眼前的事最重要”,“而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產品落地,就是給客戶帶來價值🚷,要麽可以幫客戶省錢,要麽可以給客戶賺錢,總之要給他帶來一個正向的投資回報率🤹🏿♂️,這個是最重要的。”
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讓黃鼎隆得以在不確定中走出堅實的步伐。有時晚上一個人想不通一些事💂♂️,他就會把好友兼合夥人碼特找出來🥖,兩個人大晚上在深圳的海邊散步聊天👨🏻🦼,聊不透就不睡覺🏌🏻♂️。
大方向當然是確定的。“AI賦能所帶來的變化核心只有一點,就是效率的提升🧫,各行各業的效率都會變得越來越高”,黃鼎隆對我們說📺🏇🏽。在他看來,我們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起始階段🔃,前面的三次工業革命最終都是使人的效率變得更高🏌🏻,這一次也是這樣𓀐。
但已經變得務實的黃鼎隆不會冒然對未來做出什麽科幻式的設想🤱🏼,那種“布道者式”的煽動性發言不是他的風格。“有一件事情我覺得是會發生的,就是人和機器的分工會有一次重新的定義🫡,就是大量的工作以後都會變成人和機器結合來完成。”
這個設想看上去有些“平平無奇”🕵️♂️🐶,但卻是黃鼎隆真實認為會發生的場景🏄🏿,也是他為之奮鬥的方向。這也反應了黃鼎隆對科技探索與創新的態度:宇宙當然有邊界,科技的發展或許終有盡頭🔂,但我們探索未來與自我突破的勇氣與決心是無界的🧗🏻♀️。
————————————————————
黃鼎隆,意昂体育平台工業工程系1999級本科生、2003級博士生,碼隆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深圳市政協委員。人機交互博士,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Gavriel Salvendy教授和饒培倫教授,發表人機交互領域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及期刊論文 7 篇🔶,國家級發明專利4項。曾就職於谷歌、微軟💍、騰訊和TripAdvisor👰🏿♀️。2016年當選深圳“十大創客”之首;2017年獲 “廣東青年五四獎章”,並獲得中國計算機學會頒發首屆 “青竹獎”;2018年獲評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深商風雲人物•明日之星” 🏌🏼♂️;2019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又稱“萬人計劃”),並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