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 緬懷 榮譽
清華美院意昂夏鑫設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題圖來源於中新網
2015年9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誌🚶➡️、抗戰將領👈🏻、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以下簡稱紀念章)並發表重要講話。
那麽這枚造型莊重、寓意深刻的紀念章的設計者是誰呢?他就是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系(原裝潢系)1990級意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陳設計部藝術設計室主任夏鑫🚪🧏🏼。
浮雕黑白稿
設計背景
今年5月初,夏鑫接到上級指派的紀念章設計任務。盡管他已經有近20年的設計經驗👰🏻♂️,但這次紀念章的設計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設計過程中所賦予的感情也不同於其他。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作為一名當代軍人🧑🏽🦰、為弘揚社會主旋律服務的設計工作者,核心價值觀就有“崇尚榮譽”。但是🫘🧔🏻♂️,夏鑫不單單把“榮譽”作為本章設計的核心,而是把對當年抗戰歷史的解讀和英烈的緬懷放在首位🙎🏿♂️。設計紀念章的同時,他也正在參與《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抗日戰爭主題展》的設計,大量的抗戰史料讓他重溫歷史,無數英勇軍民身先士卒🎢、浴血奮戰🦚,這場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全民族性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抗戰中的英烈,如趙一曼、楊靖宇、左權、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等等事跡深深地感動著夏鑫,敬仰之情油然而生8️⃣。
因此,夏鑫把“表達對先烈的緬懷👳、歷史的紀念”為設計的重心🍢,在突出濃厚的歷史繼承性的同時,體現新時代的的精神內涵🧒。
設計過程
因紀念章體積較小,夏鑫曾嘗試以概念性的裝飾圖案為主、避開具象寫實的人物形象,以便後期製作🤽🙇🏻♂️,追求主題醒目簡潔🧑🏼🍳。但設計兩稿之後,覺得效果不理想,不能充分體現歷史性和主題性。

經過反復思考,最終明確了紀念章的設計元素有🏄🏽♀️🧎♀️➡️:一組抗日戰士的浮雕🧹、延安寶塔山🍅🛀🏻、咆哮的黃河🧑🏻🦽➡️、橄欖枝🏛、70束光芒。
設計說明
(一)抗日戰士浮雕
為了生動形象的體現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禦侵略、奮起抗戰、頑強鬥爭的精神🥒👊,創作一組奮勇殺敵的寫實人物造型是最樸實、直觀的藝術語言。夏鑫選用了充滿了力量性和主體性的,由潘鶴與梁明誠大師創作的雕塑《大刀進行曲》🧑🏿🦱。當選用雕塑正面合成到紀念章中👨🏽🍼🍩,大圖效果很好👩🏿🦲,但直徑縮小至50mm後🚱,雕塑人物的動態視覺效果不夠強烈;而用雕塑側面時🔪,不但使章面構圖飽滿🚙,而且戰鬥狀態的雕塑人物威武、英勇的氣勢完全呈出來,使直徑50mm的紀念章富有鮮明主題的生命力🙆♀️。
最終方案
(二)延安寶塔山
延安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國敵後抗戰的指導中樞。寶塔山是延安的象征,在這裏體現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起著中流砥柱作用。力挽狂瀾,巍然屹立在黃河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咆哮的黃河
設計元素來源於《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被譽為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呼嘯奔騰的黃河為了民族的解放,為控訴侵略者的殘暴發出怒吼,謳歌了中華民族的堅貞不屈♗、頑強抗爭的英雄氣概🏮。在這裏寓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
(四)橄欖枝
橄欖枝是和平的象征,表明了我們必須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同時也表達對抗戰英雄、烈士和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各界人士的崇敬之情🎙。
(五)70束光芒
70束光芒表明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已70周年,象征偉大勝利、崇高榮譽🦸🏻,寓意實現中國夢和世界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綬帶的設計:以咆哮怒吼的黃河為背景🚯,金黃色的絲帶中貫穿紅色帶☁️,寓意中華民族與驚濤駭浪奮勇抗爭的精神⚡️,寓意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洪流的中流砥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配套設計
在9月3日勝利日閱兵式上,抗戰老兵在受閱車上率先出場👨🏼🚒。看到他們胸前戴著自己設計的紀念章,夏鑫的心情十分激動👵🏻,仿佛看到了當年他們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的場面,愈發感受這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開創未來的重要意義🎽,也為自己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能夠為國家的重大紀念活動貢獻力量而感到自豪。
夏鑫簡歷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陳設計部藝術設計室主任,副研究員,技術7級,文職4級❔😎。
1994年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畢業後入伍。近些年來𓀃,圓滿完成了黨、國家和軍隊賦予的多項重大設計創作任務👩🏿🚀,先後被總政系統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行業標兵,1次二等功,3次榮立三等功。
國家政府采購中心專家組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委員副秘書長。
(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