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四川省高中生王小川在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中獲得金牌,被點招進了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站在北京五道口意昂体育平台東門門口的18歲學霸,並沒有傳奇故事裏想要闖出一番大事業的躊躇滿誌,也沒有宅男穿越到新環境的恐懼,他面無表情——原因是,他對這一切的感覺很遲鈍。
這種遲鈍王小川自己心裏也很清楚,他一直坦然接受著自己的性格,以及由性格所決定的命運。
1999 年,另一個更大的學霸: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畢業、後又拿到斯坦福大學商學院MBA的陳一舟回國,想要創辦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他來到清華,輾轉找到幾個“活好”的學生,王小川由此兼職進入ChinaRen。一起進入的還有好幾個清華計算機系96級的學生,包括後來連續創辦點點網和啪啪的許朝軍。
2000年對王小川是個重要的年份,首先,ChinaRen被當時如日中天的搜狐收購,張朝陽來了,陳一舟走了;其次,他大學畢業了。
他做了一個換做今天可能80%的人都不會做的選擇:把在搜狐的工作當兼職,繼續在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高性能所讀研究生。
2003年,研究生終於畢業了,實際上已經在搜狐幹了4年、開發出了包括搜狐網站編輯後臺的王小川同學正式加入搜狐,任高級技術經理。
2004年,張朝陽對王小川說:我們來做搜索吧,王小川說好。搜狗成立,同年搜狐入駐清華科技園,他又回到了清華東門。隔著窗戶就能看到清華,又招來好些學弟。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王小川2005年升任公司副總裁,“扶了副”,可百度上市光輝璀璨,搜狗很快迎來考驗。這兩年,好幾個人從搜狐出來,投身了視頻網站這個熱門領域,比如古永鏘和李善友;同學許朝軍也離開,去了陳一舟收購的校內網(人人網)。
互聯網靠SP業務挺過嚴冬,開始迎接有一個春天,熱度越來越高。也有不在此具名的某些知名互聯網公司和知名投資人找到王小川:要不要出來幹?
公允來說,在搜狐已經五六年的王小川即便此時離職創業,不但算是個良機,道義上也無可指摘。可是,無關道德也無關商業,他終究是想都不想就留了下來。“其實我有時候是個遲鈍的人,當別人看到機會興奮時,我的興奮點要遲一些。”王小川說,“而且我也不喜歡變化。”
他不喜歡變化,這是一種很復雜的情緒或本能,裏面夾雜著對不可知未來的擔心,或說害怕。“中學時我換了學校,換了環境,成績一下就跌了下去。雖然最後也能再回前列,但要花好長一段時間。”
後面的故事大都已被人熟悉:2006年搜狗輸入法意外問世,並在之後兩年橫掃輸入法市場,讓王小川洞悉了客戶端獨特的產品和渠道玩法;2008年在高壓之下堅持開發瀏覽器,因為不被高層認可卻固執堅持,一度被打入冷宮,“王小川擦擦桌子就有人以為他是要離職”,一年多見不到張朝陽;2010年初,360周鴻祎找上門來談入股搜狗,王小川一邊施以“拖字訣”,一邊跑到杭州找到馬雲入股,搜狗從搜狐分拆獨立。
直到2013年9月16日,騰訊入股搜狗,將搜搜業務並入,以4.48億美元獲搜狗36.5%的股份。
互聯網大浪起伏,變化不斷,有些公司起來了,如360重回搜索;有些公司消聲了,如李善友的酷6網;有些人來了走了,陳一舟、許朝軍、古永鏘,乃至後來的龔宇,可王小川留了下來,還在搜狗,在清華科技園裏;他甚至還兼著清華科協的名譽會長。
在這17年裏,他一直蹲在五道口,蹲在清華東門方圓兩公裏之內;一直蹲到馬化騰和張朝陽配合地站在兩邊,他在中間靦腆微笑。
也許他本來會有更好的選擇?或許如果之前搜狗真的沒能做下去,會有一個世外高人打扮的老先生,用看透世事的眼神說,樹挪死,人挪活呀!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總會有所謂更好的選擇,只不過這些判斷後面,有相當一部分仍然隱藏著“成王敗寇”的邏輯。很多巨頭被記錄,終歸是因為他們“成”了;王小川在今天成為熱點,終歸也是因為他“成”了。不過我知道,即使他沒有成,終將有一天,我也會提筆寫下上面這段故事。畢竟我見過的成功故事已經太多,而給清華東門當了17年守門員的,只有這一個。(夏勇峰)
轉自 虎嗅網 201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