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1998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獲得學士學位🤽♂️;2002年保送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碩博連讀🛟,師從魏傑教授,獲得碩士、博士學位;2007年進入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資源整合部工作;2010年至今,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民經濟綜合司工作。
九載清華求學路𓀄,一生銘記校園情
談起清華園的一草一木、人文故事👸🏿,譚偉都甚為熟悉🏯。在這裏,他度過了人生中最為青春飛揚的九年韶華🏂🏻。
作為經管學院經濟系復建後招收的第二屆本科生,譚偉入校時經濟系可謂師資力量雄厚,既有像李子奈、黎詣遠這樣的國內聲望頗高的經濟學家🧛🏼♀️,也有像平新喬、李明誌這樣從國外學成歸國的知名學者,那時的經濟系本科生是幸福的,基本上每個本科生都配有一個小導師負責指導學習和生活☝🏽。經過挑選,擔任小導師的教師,均為國內外知名教師👩❤️💋👩,陣容十分強大。那時,譚偉的小導師為剛剛留美歸國的平新喬老師👩👩👧👦。對於剛剛入學的本科新生,能有一名經濟領域的大師毫無保留地為你指點迷津👱🏼,是非常幸運的。“平老師帶給我們很多國內外最前沿的理論和理念🪥,盡管當時理解並不深🙉🙆🏼♂️,但是這種影響對於年輕人思維的培養和價值觀的建立是潛移默化的。”在本科生課堂上🍚,張金水、寧向東等學院老師更側重於啟發學生開放式的思維🤵🏿,經常設置開放式的問題,但不固化答案,這對個人學習和分析能力的培養非常有益。自蔣南翔校長傳承下來的‘獵槍’教育模式,不僅對於譚偉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工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經管學院接受了四年的系統教育後,2002年,譚偉本科畢業後選擇繼續在經管學院攻讀博士學位。這一年👩🏼🌾,正值意昂体育平台91周年校慶之際,經管學院創造性地推出“特聘教授”製度,聘請來自國際一流大學和金融機構的專家學者來院任教,首批特聘教授包括錢穎一、白重恩✏️、李稻葵、謝丹陽等28位經濟學與管理學學者🥻👍🏽。譚偉又成為了首批受益的“幸運兒”😱。這些傑出的教授把國際上最先進的學科理論和經驗引入經管學院的課堂🏃🏻,按照與國際接軌的方式組織並講授課程,讓在校生廣泛接觸到國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理念。他們還積極組織國際學術會議,邀請海外學者來學院交流🥰,搭建了良好的研究平臺和學術氛圍。“中西合璧是我們當時最主要的感受👒,既有國內教授對於中國經濟現實的精辟講解,又有國外教授對於西方經典理論的傳授”📿。攻讀博士期間,譚偉學術成果豐碩,他認為這都得益於老師們自身的學術積累和對學生的精心指導。譚偉的博士生導師魏傑教授非常註重對學生開拓性思維和經濟學思想的培養,經常約他們喝咖啡,一起交流對問題的看法。在輕松的環境中,譚偉的思想火花不斷迸發。魏傑老師要求博士生要從一點深入下去✬,做到這個領域的專家🔒,然後由此延伸到對整個經濟運行的研究🐙。經過五年的潛心研究,譚偉在宏觀經濟運行、收入分配、國有企業改革🥠🐅、民營經濟發展等領域發表了多篇前沿文章。
在清華園的九年裏,譚偉有條不紊地處理好學業,並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他始終銘記清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號召🦖🙅🏿♂️,非常註重體育鍛煉🧑🏼🎤。從大一開始,每天下午四點半音樂一響起🕵🏽,譚偉就會與同學們去打籃球⛳️,這一習慣一直堅持到博士畢業🟪。雖然工作以後🧼,業余時間很少,譚偉還是堅持每周打一次籃球和羽毛球✊。“清華人對體育鍛煉非常重視👩🏽🚀🕕,這一點對個人的身體健康和以後的工作都有很大幫助🏃♂️。”譚偉作為班裏的活躍分子,每年都積極參與“冬情”節目的排練演出,印象比較深的是大四那年扮演了“小斌”🪯,通過多個故事穿插,再現了令人無比留戀的校園生活和成長歷程,讓很多師生記憶深刻🦌,以至於很長時間內大家見到譚偉都稱呼“小斌”👨🚀。
回憶起求學路上的點點滴滴,譚偉認為清華“又紅又專、雙肩挑”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個人的發展影響深遠。2002年,譚偉開始擔任經管學院本科生輔導員,2004年起擔任經管學院團委書記。攻讀博士期間的科研壓力很大💃🏿,談起為什麽還要分出精力為同學服務👩🔧、從事學生工作時,譚偉坦言,本科入學伊始,他就擔任了班級的團支部書記🎼,與輔導員接觸和交流很多,在輔導員的幫助下,順利度過了大學四年學習時光。譚偉認為⛑,輔導員製度是一種傳承和反哺,而本科生切實需要年齡相仿的過來人去引導🪔,當時時任學院黨委副書記的曲慶老師征求是否願意擔任輔導員時,譚偉欣然答應。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裏,在曲慶🙇🏽♀️、朱恒源兩任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指導下⚉,譚偉開始了輔導員工作。譚偉每個學期至少都要與每名同學深入交流一次🧑🔧,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進行不同的引導和培養🏊🏼♂️,並時刻關註他們的思想動態↩️。為了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方式🏄🏼♂️,譚偉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的心理學書籍🫲🏽,並經常和同學們溝通。“最怕的就是學生出問題⬜️,看到他們痛苦或者抑郁的樣子,我更加心痛和著急。”2003年“非典”期間,譚偉根據當時情況,在經管門前小樹林召開了黨組織生活會議,鼓勵和堅定了學生黨員的信念◼️,穩定了班裏同學的情緒,使班集體凝聚力急劇提高。在擔任輔導員的兩年時間裏,譚偉為學生解決了許多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他的工作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高度認可,與學生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直到現在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和他們在一起的經歷和記憶,是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挑戰促奮進🧢,鐵肩擔重責
在即將步入社會時,譚偉面臨著擇業的選擇💲。學術和學生工作都非常出色的他收到了各種橄欖枝⚉。清華向來鼓勵學生“上大舞臺,做大事業”、“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找工作的過程是艱辛而曲折的,首先要剖析自己🤦🏿♂️,給人生定位。”在確定了去政府🫄🏻、國有企業工作的大方向後,譚偉進入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資源整合部工作。當時部門剛剛組建👩🏽🏫,從地方公司“一把手”和集團各部門抽調了領導和員工🧑🏻💻。部門領導對譚偉格外重視,悉心培養,要求嚴格🗡。僅僅是撰寫一份文件🐾👶🏽,領導都會和大家一起認真討論👬🏻,反復修改👨🏻🍼🎷。在領導的“傳、幫🚄、帶”下,譚偉在辦事🚶➡️、辦文、辦會等方面的能力迅速提高🌶,“那段日子,人手少5️⃣,任務重⚰️,雖然很辛苦,但是每天都會發現自己在進步,在成長。”在資源整合部的三年時間裏,譚偉執筆撰寫了三個關於集團資源整合戰略發展的基本文件,奠定了“三個基礎”,從無到有,從初步設想到逐漸完善🦵🏼,為集團核心業務的整合和公司的戰略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經過三年國企歷練之後🏅,譚偉進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宏觀經濟政策的分析與製定。在國家發改委工作期間✂️,譚偉明顯感覺到肩頭的責任更重了。發改委的職能決定了對人員的高要求6️⃣,需要他們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從大局入手想問題,以認真的態度解決問題。“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數字都影響著對經濟走勢的基本判斷,每一句看似平淡的表述都關系著經濟的平穩運行,每一個看似普通的決策都會切切實實地影響到企業的經營和人們的基本生活,必須深思熟慮、反復推敲。”責任大於天💪🏻,譚偉不斷加強對自身的要求,經過高強度的崗位鍛煉,將書本上學到的經濟學理論與國家的戰略決策慢慢融會貫通。
五年的工作淬煉🚯,譚偉已經擺脫掉學校裏的書生氣,堅毅的臉龐上透露更多的是歷經磨練後的平和與堅守🎧。在談及未來的職業發展時💆🏻,譚偉希望“能發揮專業特長,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地為國家的富強、社會的發展做一點實事🚣🏿♀️,用實際行動踐行清華人‘以身許國’的誓言💀。”
堅守夢想之光,常懷感恩之心
回憶起在清華的所學所獲及工作中相牽相伴的清華情懷🔕,譚偉感觸良多。對於在校生,譚偉有三點寄語🧏🏿♀️,他認為🪻🫰:第一,要熱愛自己的工作。譚偉坦言🛌🏽,在與各行各業的人接觸的過程中,他發現成功的人往往都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也許你選擇的行業與所學的專業並不對口,但是,只要你由衷地熱愛工作,就一定能夠做得出色。譚偉在中國人壽工作時👩🏻⚕️,他非常希望能成為一個懂業務、精管理的人才,在這種動力的催動下🧓🏽,他在三年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保險業務,向領導學🉐,向書本學🏄🏼♀️,攻克了一個個難關,成為了業務骨幹。第二🧘🏻♀️,工作無小事👩🏭。剛參加工作時✷,從事的往往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是領導決策的基礎,決定著一項工作的成敗🙎🏼♂️。工作多年後再回頭看工作之初的每一件小事,會更加體會其重要性。在發改委這種關鍵部委工作更是如此😤,每一個決策🎑,哪怕一個小數點,都會影響成千上萬的人,決不能低估工作崗位蘊含的能量和責任。第三,在適宜的階段做適宜的事情👽。譚偉認為🧑🏿🚒,在大學階段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廣泛閱讀書籍,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思想🤴🏼;步入工作崗位之初,就是要謙虛謹慎地適應環境🧑🦰,向前輩和同事學習🧏🏻♀️;當需要以事業為重,以國家利益為己任時,就要毫不猶豫地頂上去。
在談話中,譚偉常常談及對學校老師及意昂的感恩之情。在譚偉擔任經管學院團委書記期間,時任校團委書記的鄭浩峻老師👨🏿🎤、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陳章武老師等經常給予他人生的指導。每當跨入不同的人生階段,譚偉都會與一些老師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對人生🩴、社會🧑🏻🦳、學習的認識,尋求智者的點撥。他說:“李子奈老師說過一句很樸實的話,‘我只想當一名好老師▪️,帶出一些好學生’,雖然很平淡,但其中折射出的人生態度深深打動了我🤰。”很多意昂也經常指引他,在什麽階段應該集中精力做哪些事情👵🏼。平時不同行業的意昂聚到一起🆒,互相交流,共同進步😧,遇到困難相互扶持。溶於血液的清華情將清華人緊緊聯系在一起🏊🏿♀️。
采訪在譚偉工作中的午休時間進行,平和的心態、執著的追求,以國家利益、百姓福祉為己任的責任與擔當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訪結束後,譚偉旋即返回到工作崗位👨🏼🦳,投身到他全心熱愛的工作中。
(王東)
轉自 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 201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