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是我校老領導離休老幹部解沛基同誌九十壽辰。兩辦離退休黨支部和工程力學數學系首屆黨總支一起於10月12日,隆重熱烈舉行解沛基同誌九十壽辰祝壽會。
解沛基同誌是我校一位德高望重、倍受尊敬的老領導,為意昂体育平台的建設和發展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解沛基同誌1922年8月生,四川閬中人。1945年畢業於江西寧都中正大學。1947年來到意昂体育平台任教。1948年6月27日清華朱自清等110位師長為反對美國扶日政策,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拒領美國救濟糧,發表嚴正聲明。此舉,被毛澤東主席譽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解沛基同誌是簽名者之一。
解沛基同誌194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地下組織,曾為清華地下教師黨組織“北系”核心小組成員,並擔任黨的外圍組織“華社”、“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協會”的負責人。清華解放初期任校黨委委員、教師黨支部書記。1951年底調任北京市教育工會黨組書記。1952年底回校,先後擔任校長辦公室主任(首任)、基建辦公室主任、土木系黨支部書記、校黨委常委、1958年創立工程力學數學系,首任黨總支書記、副系主任。1965年籌建四川綿陽分校,任分校黨總支書記、工地總指揮。1971年任工程力學數學系黨委書記。粉碎“四人幫”後,1977年任基礎課部黨委書記、部主任,組織重建基礎課部。1979年任校黨委常委、行政秘書長,1981年任副校長,分管學校基本建設、財務、外事、技術開發、試驗設備、校機關行政等方面的工作。1985年任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89年9月離休。解沛基同誌工作、生活在清華至今已有65年。
祝賀會在近春園餐廳舉行。參加會的有解沛基及夫人左世斌,有學校老領導張思敬及夫人吳媚玲、方惠堅及夫人方鄂華、張慕葏及夫人潘敏貞、張孝文及夫人張克鋐、賀美英,還有原黨辦主任徐心坦及夫人林平、原校辦主任刁會光及夫人賈淑媛;有工程力學數學系首屆黨總支委員邵斌和李德魯、王和祥及夫人於秀榮、王勖成和張之立、李慶揚和夫人嚴蔚敏、夏之熙和老伴鄭思樑、王學芳和老伴吳肇基;還有力學系書法家金德年、沈觀林,書法家田書林,攝影師郭海軍;還有兩辦離退休黨支部錢錫康、關慧敏、張桂先,原機關黨委副書記王芹等共35人。祝賀會由兩辦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原校辦主任錢錫康和原工程力學數學系首屆黨總支委員王學芳共同主持。
兩辦離退休支部和工程力數學系首屆黨總支為祝賀解沛基同誌九十壽辰贈送兩件珍貴紀念物。一件是由金德年同誌書寫的“壽”字大掛軸,由王學芳、金德年同誌代表贈送,一件是中共中央編譯局為黨的十八大召開獻禮出版的一套《馬克思畫傳》、《恩格斯畫傳》、《列寧畫傳》,圖文並茂,有寶貴的珍藏價值。由方惠堅同誌代表贈送。大家也分別向解沛基同誌贈送了祝壽禮。
徐心坦同誌精心撰寫了祝壽詞,全文如下:
祝解沛基同誌九十大壽
解公拒吃美國救濟糧,
沛表民族氣概意誌強;
基礎為先傾心育英才,
同心建設祖國成棟梁;
誌堅桃李拼搏攻尖端,
九天神舟遨遊眾爭光;
十分豁達求真只唯實,
大事面前考驗立場堅;
壽星楷模永遠記心間。
祝壽詞由金德年同誌楷書寫在“壽”卡上,右面全體與會同誌簽名留念。祝壽詞以簡明的語言刻畫了解沛基同誌的貢獻成績和為人品格,由錢錫康同誌朗讀,與會同誌報以熱烈的掌聲。
會上,解沛基同誌致詞,他說“我來學校工作幾十年了,始終得到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今天借此機會,對大家表示答謝。我一生黨政工團,教學、科研、後勤都幹過了,回顧幾十年來,可以說為黨、為清華我是盡力了,我對清華是很有感情的,我樂意於為此做出我的努力。”大家再次報以熱烈的掌聲。解沛基同誌說:“學校裏很多同誌對我的評論,我聽到的有二條,一是說我是個好人,二是說我是為群眾辦事的人,這是大家對我最大的鼓勵”。解沛基同誌介紹了大家都很關心的身體情況。他說:“對待疾病,我一定會以樂觀的精神對待”。
方惠堅同誌代表兩辦離退休支部致祝酒詞。他說:“解沛基同誌幾十年來對學校的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清華解放前夕,地下黨教師黨員不多,解沛基同誌身為‘北系’教師黨組織核心小組成員,在黨組織統一領導下,和黨員同誌一起,團結進步師生,齊心協力,在教師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清華近兩百名教授、副教授中只有梅貽琦等二、三人離校南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留在了學校,堅守崗位、保護學校,迎接解放,為意昂体育平台完整的轉入人民手中建立了豐功偉績。解放後,解沛基同誌擔任過校系各方面的領導工作,特別是新事、難事、開創性的事,如1958年創立工程力學數學系,1965年建設綿陽分校,1979年建立技術服務公司,以及十年動亂後有些撥亂反正的工作等都請解沛基同誌來主持。解沛基同誌對意昂体育平台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以及他的為人處事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今天,在他的九十壽辰之際,我謹代表兩辦離退休同誌祝福他健康長壽、平安快樂。”方惠堅同誌還特別提到,解沛基同誌九十歲了,仍然是思維清晰,精力充沛,這和夫人左大夫有密切關系,左大夫是北醫三院的營養師,照顧有方、功不可沒。
王和祥同誌代表工程力學數學系首屆黨總支致祝酒詞。他說:“我與解沛基同誌相識在1954年,當時他任土木系黨支部書記,張維教授是系主任,我是系的教學秘書。系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全系精力,學習蘇聯教學經驗完成第一屆學生的學習全過程。1958年工程力學數學系成立,副校長張維兼任系主任,解沛基同誌任總支書記兼副系主任。我1960年留蘇回國後又第二次在解沛基同誌領導下並協助他負責行政工作。工程力學數學系建立的初衷是要為國家的導彈事業服務,要辦成一個具有工科基礎又具有理科特點的技術科學系。解沛基同誌及其他系領導從建系開始就一直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和成長,教學科研的發展方向和重大措施,保證了數力系的迅速發展和學生的培養質量。同時還重視力學實驗室的建設及實驗技術的研究,從多方面組建一支力學實驗隊伍。陸續建成低速及高速風洞、強度、振動等實驗室,為開展力學實驗研究打下基礎。解沛基及張維同誌根據力學系的特點所創建的業績,為改革開放後力學系的發展以及今天航天航空學院的輝煌,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改革開放後,解沛基同誌負責學校的基礎課的工作。以後擔任副校長,我任工程力學數學系主任,又成為我的上級直接領導。他非常關心力學系的工作,指導並順利完成了系與基礎課力學教研室的合並工作。”王和祥同誌說:“根據我多年與他共事的經歷,我覺得他的最大優點是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辦事。工作深入細致,傾聽下級及群眾意見的民主作風也是他突出的優點。他能團結一班人在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工作。我為我大半生與他合作而感到慶幸。離休後,我敬佩他關心清華的事業,關心青年學生的成長,豁達樸實的生活態度以及刻苦鍛煉、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努力。我們系的首屆黨總支委員們幾乎每年與他聚會一次,為他慶賀八十、九十生日,我們期待十年後能與他一起共慶‘百歲’”。
張孝文同誌在賀卡中贈言四句:“上善若水 止而後定 平安健康生日快樂”。他說:“‘上善若水 (知)止而後定’分別出自老子和《禮記•大學》之語。上善若水指品德美好,道德高尚,心地如水那樣清澈、純潔。(知)止而後定表示知道了所要達到的境界,信仰、目標、誌向才能堅定不移。這兩句話最好表達了解沛基同誌的追求和為人品格,也是解沛基同誌的座右銘。”解沛基同誌說:“這兩句話是作為對自己的勉勵,如作為對自己的評價,我還不敢當。”解沛基同誌曾對前來采訪他的南昌大學的青年學生題詞,也是以“止而後定” “堅定大方向,為人民服務”勉勵學生。解沛基同誌說:“我最喜歡唐人戴季倫《寨上曲》中的兩句詩‘願得此身常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常常以此勉勵自己。
張慕葏同誌也在賀卡上贈言四句: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耄耋不希奇,
希頤安康身心健,小康和諧皆可期。
沈觀林同誌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祝壽的猜謎,為聚會活躍了氣氛。
攝影師郭海軍向與會學校老領導分別贈送了一幀1996年校慶活動時學校老領導的合影照片,其中有張光鬥、張維、陳舜瑤、劉冰、何東昌、李傳信、張緒潭、林克、解沛基、張思敬、方惠堅、張慕葏、王大中、賀美英,以及龐文弟、承憲康、白永毅、關慧敏等同誌,彌足珍貴。
席間,同事們、戰友們回顧歷史,共敘友誼,情感交融,頻頻舉杯,恭祝解沛基同誌永葆青春、健康長壽。
會後全體合影留念,預祝百年華誕時再相聚。
(文/錢錫康 圖/郭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