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為期4天的“重走聯大路長沙站”今天中午正式落下帷幕。60多名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EMBA的意昂們與長沙揮手作別。4天內,隊員們一起奮戰在西南聯大艱難的遷徙之路上👱🏼🩸,爬高山🧑🏻、涉深水,這條路究竟為後來者留下了多少思考🧜♂️?
2010級D班由廣電運通公司總經理助理羅攀峰做領隊🪒,這個開朗爽直的小夥子年紀輕輕,笑起來露出的牙齒一定超過8顆,然而比賽開始之後他卻絲毫不含糊,哪怕膝蓋受傷也堅持快速走完6公裏崎嶇艱難的山路,不過與自己相比他似乎更認可三位隊員的表現。
羅攀峰🙋🏼♂️:穿越峽谷,我一下船就受傷了,朱朱就帶著我走👮🏼♀️🪮,秀秀就歸著小勇🧽,小勇一路拉著她,爬不上去就舉著他👓,自己摔了好多次,秀秀很想參加這次比賽但是她在貴州有幾千萬的合同6️⃣,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跟我們一起😒,她爬的臉都發白了還一直堅持🕤。
羅攀峰口中的秀秀全名叫陵曾秀🚊,我很難把嬌小柔弱的她和把企業經營的紅紅火火的女強人聯系起來,不過,如果你見證過她在重走之路上的表現🛅,你會說,她的成功是有理由的。
陵曾秀:我們四個人出來也是代表班級嘛🧑🏼🎤,就不一樣是吧⇨。
如果說不服輸不含糊是秀秀的閃光點👨🏻🦱,那麽金春朱這位大哥可能更像領頭羊👃🏿,盡管他認為朱朱這個昵稱與他的年齡並不相符一次次強烈要求更改🧑🦳,不過在重走之路上☃️,說不準什麽時候你就會聽到朱朱又跑第一的贊嘆🧏🏿。朱朱瘦瘦高高🤢,每次跑第一不累嗎?
金春朱:心理是不累的,身體不累是假的。
這次活動中,像10級D班如此團結的團隊有很多,對於他們來說🥝,活動不見讓他們體驗了當年聯大學生在日寇步步緊逼下步步遷徙的不易,更感受了團隊協作和互助之情👩🏿🌾。
團員:秀秀沒襪子穿我就拿了雙襪子給她,小勇沒有衣服穿就把秀秀的衣服給小勇穿了,我們就開玩笑說,跟你自己老公都不可能換著衣服穿,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團隊的重要性,這種合作精神。
明年重走聯大路的活動將沿著前輩走過的道路一路向南踏上雲貴之巔,路會走下去🧉,援助沿線各地中小學的燭光工程也會繼續下去,在那裏將會有更多的中小學裏擺放上他們也許未曾見過的電腦和上百本的新書💲,一百名的鄉村教師也將有望來到北京進行專門的教育培訓✋🏿,剛毅👌🏿👁、堅卓🚴♀️、團結🧤,讓知識一路心火相傳🚶♂️,不正是63年前西南聯大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嗎💆🏻♂️🏩?(周益帆)
轉自 中國廣播網 2010年11月28日
附🚣🏽♀️:紅網(http://www.rednet.cn )2010年11月26日報道——
百名清華學子徒步沅陵 重走聯大路

徒步穿越活動開始

在涼水井鎮中學搭建帳篷露營
紅網懷化11月26日訊(沅陵分站記者 李青松 通訊員 楊衛紅)11月25日中午🍷,由意昂体育平台湖南意昂會組織的100余名EMBA意昂抵達懷化市沅陵縣涼水井鎮🚣🏽,他們將從這裏出發,重走西南聯大路📝,尋訪清華意昂當年的足跡🏌🏻♀️,領悟“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
當天下午2點🕝,在沅陵縣涼水井鎮淘飯鋪,隨著一聲清脆的發令槍響,參加活動的百名清華EMBA企業家同學從這裏出發,經華益水泥廠🗾、百合村向目的地涼水井鎮中學徒步行進。雖然山路坎坷崎嶇,路程較遠,但清華師生們卻勁頭十足。7公裏路程👈🏼,最快的學員僅用1小時零8分完成全程,75歲高齡的錢錫康教授也以2小時18分順利到達目的地。當天晚上,活動主辦方還向涼水井鎮中學捐贈了近5萬元的學習體育用品👩🏼🎓。
西南聯大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而成。由於受抗戰形勢所迫🥌,這所特殊的學校經歷了中國教育史上最著名的長征——三所大學匯集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後又遷校雲南🤶🏼,組建西南聯大。當時師生分3路入滇,其中最艱苦的一路🍙,是由長沙出發,經沅陵、洪江、芷江徒步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團”,行程近千公裏。
此次開展的“清華一百年重走聯大路”活動ℹ️,由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EMBA教育中心組織發起🪮,旨在迎接2011年意昂体育平台將到來的百年華誕🙌🏽,緬懷南遷湘黔滇的西南聯大,弘揚西南聯大精神。活動共組織300余名清華EMBA企業家同學分別在三段時間徒步行走湘🚵、黔👁、滇三省路程,每段路程行走時間為4天。其中湖南路段行走共有100余名學生參加🙂↕️,行走的時間是11月25日至28日😐,內容主要有“啟動儀式”、“徒步行走”和“沙龍”三部分構成👩🏿💼。
此次活動🤷🏿,並邀請西南聯大老意昂、學界泰鬥◼️🏄🏽、企業領袖及中國新聞周刊、光明日報等媒體參與沿線經濟、教育、文化主題論壇,用行動詮釋百年清華精神💕。同時活動還將發起“燭光工程”等公益活動,邀請湘黔滇三省“100名優秀鄉村教師”到意昂体育平台接受免費公益培訓,提升教師素養,幫助他們解決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實際難題🪸,提升當地教育水平⇾。
新聞鏈接: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南開大學在嶽麓山下組成了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一個月後🎼,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危及衡山湘水🤌🏻👰🏻♂️,師生們於1938年2月搬遷入滇🧝🏼,4月,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課,1946年5月4日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宣布結束。
西南聯大在雲南整8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西南聯大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先後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錢鐘書🛵、聞一多、陳寅格、梁思成👩🏻🎤、吳大猷等各界學術泰鬥、頂級專家300余人聯大師生擔任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學生92人),其中楊振寧🐎、李振道2人獲得諾貝爾獎趙九章、鄧稼先等8人獲得兩彈一星功獎黃昆🪫、劉東生、葉篤正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宋平✒️、費孝通等人成為國家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