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bd/92d20/b6b9e.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端木蕻良與《紅泥煮雪錄》-意昂体育


新聞中心

端木蕻良與《紅泥煮雪錄》

2010-10-26 |

《紅泥煮雪錄——端木蕻良說〈紅樓夢〉》,端木蕻良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9月第一版

幾年前,一位朋友在春節前的問候中,給我發了幾句詩,那是白居易的《問六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新酒浮起綠色如蟻的泡沫,用紅泥小火爐慢慢煮著,正逢傍晚要下雪的天氣,能飲一杯,自然是會給人以溫暖和慰藉的。當時收到朋友的短信,在清冷的季節,我也頓時覺得有一種感動彌漫全身。從此,就將這首詩記下了。

沒有想到幾年後,讀端木蕻良(意昂体育平台1936屆歷史)的《紅泥煮雪錄》又一次遇見這個掌故,可想而知,是頗感親切的。《紅泥煮雪錄》是江蘇文藝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書,編輯送了我一本,閑來無事,正好翻閱。閱讀之前,就是對這個書名的好奇。為什麽作者要用這樣帶有詩意的詞句來命名這本書呢?翻到25頁,作者正好對這個書名作了解釋,就是紅泥小火爐,這個不起眼的玩意兒,曾受到過大詩人酒仙的青睞,這“大詩人”中,可能也隱含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正好雪天無俚,無俚也者,是無聊賴之意,與朋友煮茶談心,別有滋味。——“紅泥煮雪”,這也是作者對自己研究點評《紅樓夢》的一種自我標簽吧。

端木蕻良自己很謙虛,他說他不是《紅樓夢》研究的專家,而只是《紅樓夢》的學習者,從小時候起,作者就與《紅樓夢》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說:“也許我對《紅樓夢》的掌故並沒有別人那麽深,但我的深不在這裏,而在‘一往情深’。可有人曾聽見過和書發生過愛情的嗎?我就是這樣的。”可見,作者之愛《紅樓夢》到了糾結不解的地步。我們知道,長年閱讀某種作品,就是再艱深的東西,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體會和收獲,就像俗語所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熟讀了《紅樓夢》之後,何況自己又是小說的寫作者,這種“一往情深”的體會,是會上升到研究的層面的,所以端木蕻良對《紅樓夢》“偶有感想,即筆錄之”的文章也是凝聚了作者幾十年研讀《紅樓夢》的心得的。端木蕻良研讀《紅樓夢》的方法主要是“草蛇灰線”法,循跡而求,而線索則主要是脂評與《紅樓夢》前八十回,即使如作者所說並非專業,但字裏行間,不乏真知灼見,正由於循跡用心搜索,歷數十年功夫所到,往往會有莫大的收獲,這就是端木蕻良所謂用紅泥小火爐之慢慢“煮雪”,其味亦慢慢散溢,芳香雋永,有所謂專業研究意想不到之妙。這個《紅泥煮雪錄》的集子,雖然算不上《紅樓夢》研究的專著,但讀者閱讀之余,於輕松的文字之中,是會體味到某些專業研究中所缺乏的“同情之了解”的。

如作者《謎中識謎》和《一條謎語所得的內證》這兩篇短文,就對曹雪芹家世的考證具有相當說服力,雖隱微,卻直接,可說是別具匠心,直探本源。這條謎語是《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賈政出給賈母猜的:“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打一用物”賈政把謎底悄聲告訴寶玉,寶玉又悄聲告訴賈母,賈母於是猜出是硯臺。庚辰本下有雙行小批,作者說道:“不要小看這段雙批,它卻透出了大消息。批中說‘必’字隱著‘筆’字,這若不是知底細的人是斷難想得出來的。按批者思路,那就有了‘有言筆應’的含意了。然戚本則直說,這暗寓祖宗名兒。”端木蕻良就是從這裏出發,想到謎底其實不是硯臺,而是“筆洗”,“這才能和‘祖宗名兒’掛上鉤呢!”而為什麽批者並不直說,而是要繞個大彎,那是因為“筆洗”的“洗”與“祖宗名兒”曹璽的“璽”犯著名諱,所以由此證明著三件事:“一是曹雪芹的祖上確有諱‘璽’的;二是批者夙知此事,透露出批書人與作者關系密切;三是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提供一個旁證。”在《一條謎語所得的內證》中,端木蕻良進一步證明“曹雪芹的祖先曹璽,字‘完璧’”,指出謎底的真意所在。兩篇文章都只是短短幾百字,可它們的分量卻很重,真有四兩撥千斤的成績。

《紅泥煮雪錄》不是系統、一以貫之的《紅樓夢》研究,而是作者從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有關《紅樓夢》研究心得散文的結集,也可以說是作者終其一生研究《紅樓夢》成果的結集。雖然跨度很大,但事實上,它分兩個時段,一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文章,五十、六十年代則缺如,到七十年代晚期,才有零星《紅樓夢》研究文章面世,八十、九十年代的文章比較多,從這個時間段,也可看出,歷史留在作者身上的烙印也是十分鮮明的。全書分八個部分,一、紅泥煮雪錄;二、寶玉不肖;三、曹雪芹的情欲觀;四、玉田胭脂米;五、大觀園與伊甸園;六、紅樓夢醒黃葉村;七、寫在蕉葉上的信;八、以簡代序。這八個部分中,有一些部分是發別人所未發,如“曹雪芹的情欲觀”和“玉田胭脂米”等部分中,註意到許多“紅學”家所罕關註的方面,對《紅樓夢》的研究來說,不僅是拾遺補闕,而是添磚加瓦,有建設性的作用的。

恕我寡聞,以前只知東北作家端木蕻良是寫小說的,其代表作《科爾沁旗草原》是現代文學中的名著,它描敘了清朝以來兩百年間關東大草原的歷史變遷和風土人情,原來跟《紅樓夢》也有關系,它借鑒了曹雪芹的“人物性格補充法”,“同是大家族的末世子弟”,“同是寫一部家族衰亡的小說”……可見作者之熱愛《紅樓夢》並非只是口說,而是有其深刻的情結和實踐的,而《紅泥煮雪錄》正像小小火爐上煮出來的茶香,雖然清淡,卻於淡淡的芳香中,回味無窮。(虛竹)

轉自 《中華讀書報》 20101022

相關新聞

  • 282010.12
  • 012015.12

    趙瑞蕻:初夏

    抗戰詩人趙瑞蕻的故事

  • 072016.09

    邂逅周玨良

    周玨良百年誕辰

  • 172016.03

    執著學術路 ——記經1997級王雪

    王雪,1997年至2001年就讀於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系,獲學士學位。2003年至2009年就讀於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金融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就職於新奧爾良洛約拉大學、新奧爾良杜蘭大學,任助理教授。

  • 132009.11
  • 052009.03
  • 072022.04

    秦泥簡介

    秦泥(1919—2014.12.5),原名秦光榮,筆名林夏、林向。廣西桂林人。中共黨員。1940—1946年就讀於昆明西南聯大文學院,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外文系。1948年初進入晉冀魯豫解放區。先後在北方大學、華北大學、新華社工作。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國際新聞局、俄文友好報社、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社編輯、記者。1950—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從事美國戰俘工作。1984年離休。

  • 192008.06
  • 172016.03

    執著學術路 ——記經1997級王雪

    王雪,1997年至2001年就讀於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系,獲學士學位。2003年至2009年就讀於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金融學博士....

  • 192012.04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