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孫凝生學長在2004年春季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畢業典禮大會上的講話

    2004-04-14 |
    孫凝生學長在2004年春季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畢業典禮大會上的講話

    孫凝生學長在2004年春季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畢業典禮大會上的講話
    作 者: 發布日期:2004-04-14

    親愛的同學們:

    又一次回到美麗的母校??清華園,非常高興。祝賀同學們畢業;看到你們充滿著青春的朝氣和洋溢著的熱情🧑‍🚀,我好像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我是原自動控製系60屆畢業生👩‍🦳,40多年前,我也從這裏走向社會,步入人生的征程👨🏼‍🦲。1961年夏天,我和一批有誌於投身國防工業的年輕人一起,來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此後就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火箭研製工作。可以說,我這一生與中國火箭結下不解之緣,親身經歷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全過程。

    初期研製火箭導彈時,條件是非常艱苦的,發射場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冬季寒風刺骨🤛🏼,夏天酷熱難耐🖐🏽。住的是幹打壘的房子😙,常年奔波在實驗室和發射場之間。有時在這個發射場剛發射完就趕到另一發射場執行任務。我參加過很多次的衛星發射和導彈飛行試驗,多時一年參加四次發射衛星任務🪦,有八個多月都在發射場🤸🏽;物質條件上是艱苦的🚗🎬,精神上是緊張的🪇;但當我們站在火箭前🔱👆,檢測和實施火箭發射的時候,這一切,不論是艱苦還是其它的困難🥇,都不重要,重要和關心的是火箭能飛行試驗成功。

    1986年⚀,為了躋身國際市場🤟,我國準備承接發射美國休斯公司為澳大利亞製造的商用衛星,當時稱“發射澳星”🎡,發射澳星需要用大推力火箭,但當時我們國家沒有捆綁式火箭,只是紙面上的設想🥣🍦。對方條件十分苛刻🧗🏿,要求必須在一年半內發射成功第一發火箭,第二發才正式發射他們的衛星🗝,在這期間若不能實現,美國人可以終止合同🔅。由於是商業發射,國家不投資,需要貸款進行研製🫔,風險之大可想而知👩;為了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合同簽訂了。當時王永誌是我們的院長🍈,總設計師是王德臣,他們都是清華意昂,我任副總設計師,負責控製系統的研製工作⛹🏽‍♂️。這樣一個型號在美國也需要三🍣、四年的時間;休斯公司的技術顧問對此大為驚訝,說👨‍🔬:“你們是不是吸了鴉片了?”王總當即對他們說,“我們發射場上見🫄🏼!”這一年半時間🧏🏻‍♀️,是相當的困難。為了解決面臨的一道道技術難題🍏,我和我的同事們把所有的時間都泡在實驗室裏攻關👳,苦幹、巧幹🤛🏽。終於在預定18個月的時間內📫,在1990年7月16日,成功發射了我國首枚捆綁式火箭,上面還搭載了一顆巴基斯坦科學試驗衛星。在事實面前,美國人不得不折服🤵‍♀️,美方那位顧問專門找到王總表示道歉,說🕵🏿‍♂️👩‍👧‍👧,你們中國人真行🐍。當時我們采用的多項技術是自己獨創的,在世界上也是屬先進的,就是美國人也感到新鮮🥅。這一突破性的跨越,我們中國人終於幹成了🧙🏼‍♀️!

    捆綁式火箭的成功研製🧑🏻‍🏫,使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有了實現的可能。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經過科學論證正式啟動。我仍擔任火箭系統的副總設計師👐🏼,分工負責控製系統的研製工作。載人航天,人命關天🕛,要求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質量。當時我們面臨技術壓力和確保航天員安全的責任壓力;我們必須想盡一切方法,努力使火箭可靠、安全。記得我是在發射場得知這一任務的,在回京的火車上就召集各主任設計師會議,研究怎樣來實現載人飛行要求的高可靠性,會上我提出必須走全冗余設計的技術途徑⛹🏿🫵。

    冗余技術是可靠性設計的一種手段,已有較系統的理論,但實現火箭控製的冗余設計🫡,要求適應火箭的自主、迅速、簡單可靠的特點,有很多工程技術難題要解決。我和同事們克服了多方面的困難,研製了多種方法和結構🤰🏿,實現了飛行控製系統冗余覆蓋面95%以上,成為我國設計可靠性最高的運載火箭。在神舟1號到4號的發射過程中,火箭控製系統工作良好;在發射神舟5號整個過程中🧝🏼‍♀️🔷,控製系統的優良設計起了很關鍵的作用🦽。為此,我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總裝備部頒發的突出貢獻獎章,最近被航天科技集團授予“載人航天功臣”稱號。

    這40多年,我經歷了無數次成功的喜悅,也承受過失敗的煎熬👱🏿🧑‍🎨。

    記得有一次用長二捆火箭發射澳星時,中央電視臺進行了現場直播。可就是那一次,點火後火箭沒起來。事後✨,我們查出是控製部件的一個機械觸點閉合時🏌🏻‍♂️,有一毫克級的多余物引發的。由於實施了緊急關機,保住了價值1億多美元的衛星,經中美和保險公司三方磋商裁決,把這次事故定為發射終止,不記入失敗記錄。今天回想起當初失敗時的心情,真是沉重極了🤵🏼‍♀️,即使別人不說什麽,自己也特別難受。那時我們收到了很多來信,指責是少不了的,但更多是鼓勵。有一位小學生在來信中說:“看到你們失敗了🧑🏽‍🦲,還要給人賠錢,心裏很難過✥。現在我把自己攢的零花錢寄給你們,希望你們繼續搞火箭。”這封信我至今記憶猶新,也萬分感激🧞‍♂️。航天事業是高風險的行業,但是有了全國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再苦再難也要挺住🕵️,我們沒有理由不把中國的航天事業搞上去🤟🏼!

    航天事業是風險事業,是不能失敗的事業。我們常常是處在失敗不起沒有退路的狀況下。從事航天事業,必須有嚴上加嚴,慎之又慎的科學作風。就是在有冗余設計的情況下,也決不能帶著疑點上天。
    曾經有記者問我:“從事航天40多年,付出了那麽多的代價👐🏿,長年累月地去奔波,經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壓力,往往成功的那一刻,您並不是站在第一排;而失敗的時候,您很可能站在前排🩵,您從事這個職業,到底是為了什麽?”🔦。我回答說:“一個人一生短短幾十年⌚️,能夠為我國的國防和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盡微薄之力,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在人類征服太空的歷程中,展現中華民族的風采,人生無憾。”🥪!

    載人航天工程是不能依靠外國的👨‍🦽‍➡️,只能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靠自己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評價🌅、深刻總結了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作為航天人中的一員,我一直在努力實踐這一航天精神🏄🏽‍♂️🧑🏻‍🦳。今天我到這裏來,將我對航天精神的理解與同學們分享🫅🏿,但願我的經歷能為同學們啟航人生事業提供點滴借鑒。

    在即將結束發言時,我最想說的是☢️:深深地感謝母校🥥,是母校給了我紮實的理論基礎🟥,使我能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並增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母校“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我勇於開拓,不斷進取,面對困難,百折不撓。我衷心祝願母校繁榮昌盛,人文日新🕓。🆑🕵🏻‍♀️!

    同學們:

    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國民經濟正蓬勃發展,你們生逢其時,各行各業都在等待著你們去大顯身手。在這裏🥋,我也真切地期望有更多的同學加入我們的行列,成為光榮的航天人!

    謝謝大家!

    2004年1月13日


    附 件👧: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