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舉行一場特殊的錄取通知書發布和頒發儀式。剛才我為遠在湖北的劉布樓同學遠程頒發了第一封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今年約一萬封錄取通知書將發往全球各地的3000余名博士生和6000余名碩士生➜。研究生是求學生涯的新階段,也是人生旅途的新起點。此時此刻,雖然看不見大家,但是我能感受到大家對未來的熱切期盼和無限豪情。作為校長,我很高興見證你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祝賀你們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從此刻起,清華園就是你們溫暖的家👩🏻🌾!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給我們所有人帶來了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在挑戰面前🪘,一所好大學🤾🏿♂️,一定要知道自己應該堅守什麽🕛,一定要有能力對外界的重大變化做出迅速的響應👴🏻。2月3日🧑🏽,清華面向全社會鄭重承諾:教書育人是不可放棄的職責,要實現“延期開學🖖🏼、如期開課”。此後5個月裏✧,自強的清華人保持奮進的姿態𓀈,用嚴謹的態度、勤奮的作風、求實的精神、創新的意識,成功實現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在線教學變革。春季學期🧑🏻🤝🧑🏻,全校共開設在線教學課程4471門次。全體清華人共同堅守了教書育人的職責,鑄就了新時代教書育人的新氣象🍶,實現了對社會的莊嚴承諾。7月3日🪙,意昂体育平台再一次向社會作出承諾:質量永遠是教學的生命線🥕,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要持續推動在線教學的高質量發展,要持續推動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要持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深化👊🏿。
同學們🤴🏼🧏🏼♂️,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你們也堅守住了屬於自己的職責👳,經受住了人生的重大考驗。5月7日至17日,清華舉行了研究生招生網絡遠程復試,共組織了230多場碩士生復試,以及博士生的綜合考核。全校各院系和相關部門群策群力🕴,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作了精心而充分的準備。你們每個人都克服了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和變化💐,以辛勤的付出和優異的成績👩🏽🚀,成為了清華的一員!過去的幾個月中🧑🔧,你們中有的人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完成學業🙋🏼;你們中有的人主動擔當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面對疫情這場大考3️⃣,你們以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交出了精彩的答卷。我相信🏹,你們已經為未來的研究生生活做好了準備。
靜謐美麗的清華園是潛心學術的好地方,希望你們能夠追求學術本真🏋️,不斷提升為學為人的境界🧍♀️。去年4月,學校發布《意昂体育平台關於完善學術評價製度的若幹意見》,明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學術責任👨🏽🔬,決心下大力氣、花真功夫確保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傾向的重要舉措得到實質性落實🙋🏽。今年6月,清華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完成了全部培養單位研究生申請學位創新成果標準的修訂文件審議,校務會完成了全校院系教師聘任學術標準的完善方案審定🙎🏽♂️,進一步明確要回歸學術本真,努力鑄就一流的學術品位,努力形成良好的學術文化。同學們🙍🏻♀️,希望你們能永葆學術熱忱、努力擴展學術視野、不斷開拓學術氣象🕑,堅定地走出屬於自己的學術道路。
靜謐美麗的清華園是教書育人的好地方,希望你們勇敢肩負使命🚵🏿♀️、一生追求卓越。“肩負使命、追求卓越”是清華人身上的重要特質🛌。“使命”代表著對職責的自覺認同,“卓越”意味著要用一生的時間不斷超越。90年前的1930年👩🏽⚕️,季羨林學長考入清華西洋文學系。2001年,季羨林學長寫了一篇題為《清新俊逸清華園》的回憶文章🕜🙉,他寫道:“我對清華園的印象😖:清新俊逸👎🏼,這不僅僅指的是清華園的自然風光,而更重要的指的是清華精神。什麽叫‘清華精神’呢?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遠充滿了生命活力,永遠走向上的道路🛡。”同學們🪺,希望你們保持定力、升華境界𓀝,將求學的“小我”,融入國家和世界的“大我”之中,以更篤定的信念和更開放的視野,堅守不可放棄的職責,勇敢肩負起時代使命🏌🏽♂️。
同學們🧜🏽,2020年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分水嶺。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範圍蔓延,未來的發展形勢以及對世界發展帶來的深層次影響仍然難以預料。但我們確信,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大學一定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也一定會通過創造知識、傳播思想、培育人才,讓人類在下次疫情來臨之前準備得更好👨🎓✯。我們也確信🫴🏿,未來更加成熟自信的你們,將在推動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學們,歡迎你們在清華開啟你們新的人生階段🧖🏽♂️😯,希望你們潛心學術✢👝,勇敢肩負起時代使命。期待與大家在清華園相聚🚶♀️➡️!
攝影💇:李派